蓝海时代的整合营销传播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发布时间:2009-09-24
9259 237

  “思慕C”延续娃哈哈的“蓝海战略”,跳出中国饮料市场的肉搏战,通过企业产品创新,开拓新的分类市场,创造了不菲的市场绩效,让我们再次惊叹中国饮料市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再次验证了“蓝海思维”对中国饮料市场竞争的适应性。 

广告竞争策略的选择不仅受到产品特性和品牌个性的影响,还要受到营销传播环境的制约,二者动态性交互影响,形成了多元复杂的广告竞争格局。根据市场竞争者的多寡和竞争手段的复杂程度,我们可以把广告市场的竞争格局分为“白海竞争”、“绿海竞争”、“红海竞争”、“蓝海竞争”和“黑海竞争”等五种类型,并且这五种类型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更替性。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蓝海竞争”时期企业产品的科技贡献率高,而科技开发成本投入规模化,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产品,因此,企业经过“红海竞争”时期的肉搏战,市场竞争者的数量减少,而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这个时期的竞争者多为规模化的企业或集团。“蓝海竞争”时期,由于传媒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对于媒体多元化需求的增长,广告媒体数量极度膨胀,广告媒体的可选择性增强,广告媒体计划的科学性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广告媒体宣传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选择。而“蓝海竞争”时期,由于广告媒体信息的泛滥和媒介教育素养的普及,再加上受众的消费经验不断积累,广告受众理性消费和无意识消费行为不断增多,广告受众对媒体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广告受众的独立性显著提高。

以上是“蓝海竞争”时期广告主、广告媒体和广告受众的特征,娃哈哈“思慕C”有效地利用了“蓝海竞争”的格局特征,制定了高效地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实现了饮料市场的“出位”和“跨位”。 ,娃哈哈“思慕C”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反映在其广告策略选择上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第一、“蓝海”产品。娃哈哈早先推出的“营养快线”、“咖啡可乐”、“爽歪歪”市场成功,在产品层面上强化了娃哈哈的“蓝海意识”,而“营养快线”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但品牌个性在消费者心中一直模糊不定。为了有效地实现品牌延伸,打造清晰的品牌个性,娃哈哈“思慕C”延续了“营养快线”的“果汁﹢牛奶”定位,又在“思慕C”中特别添加了一种“利体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作为产品市场细分和品牌区隔的依据,这就跳出了饮料市场的产品竞争,为品牌的塑造奠定了质量基础。 

第二、“蓝海”受众。并非所有产品层面的创新都能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需要明确产品的消费群体以及其消费特征。娃哈哈营销团队对果汁饮料市场研究发现,果汁饮料一直是白领女性的最爱,其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低的特点深得女性亲睐;但果汁市场进入门槛低,大量的无个性品牌冲刺市场,造成了果汁市场的“早熟”。因此,娃哈哈“思慕C”采用“影响﹢口味”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受众定位。 

第三、“蓝海”明星。由于饮料市场产品同类化和同质化现象严重,附加性价值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平台,而明星代言制则是饮料市场惯用而且行之有效的品牌营销手段。娃哈哈“思慕C”品牌个性定位于“快乐”,选用谢娜这位在圈内被称为“快乐精灵”的广告界新人作为产品形象代言人,避免了旧明星的产品混乱,实现了产品与明星的“双赢”。 

因此,娃哈哈“思慕C”初期市场成功得益于娃哈哈近年来一贯的“蓝海竞争”,也表明“蓝海竞争”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立体的整合营销传播过程,这值得在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试图“出位”的中国本土企业学习。 

9259
蓝海时代的整合营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