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康孙写刘胜义】素描刘胜义
作者: 莫康孙
发布时间:2010-05-04
8853 165

 


 

         第一次同刘胜义见面,应该是在我们通过电邮往来了好一段时间之后。当时是1995年,我还安居在台北,而我每个月都得往来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北之间,为麦肯光明的广告创意业务忙碌。雀巢是我们的国际客户,也正是通过这个客户的电邮文件,我首次注意到这个陌生的名字: LAU SENG YEE (刘胜义的英语名称),得知这位是刚从吉隆坡麦肯调到香港的资深客户总监,但却一直没有机会跟他碰面。
         结果在一个繁忙的周末,我刚从台北飞到香港,立即去位于新鸿基大楼的麦肯光明办公室,在前台跟这位久仰大名的 LAU 不期而遇了。当时我记得他跟他的太太一起,推着婴儿车,里面还躺着一个大概一岁左右的小孩。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就这样,我跟LAU 结下缘分了。

 

2008年参加奥运圣火传递
2008年参加奥运圣火传递

中国老外

         感觉一个能够带着家人远道而来的海外雇员,一定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既然决定来中国发展,必然是有一定的使命感。而当时许多从海外招聘来大陆的华人,大部分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这种雇员很多也就是因为没有下定决心而不能留下来好好地发展。记得那时他跟我谈起刚来国内的感受,他说中国有一门学问,他把它叫做“中国学”。因为在中国做事,太讲究国情了。比方说,八、九十年代刚来时,很多人都用“关系”这个字眼。近来很少人去谈“关系”,并不是意味着关系不再重要,而是中国入关以后和全世界在商业上逐渐正常化,需要关心的课题更多了,这是国情。只有设身处地地尊重这个环境和人,才能有更好的建树。他就是一直这样致力于人的培养。
         这个“老外”跟我一样,进入大陆工作的头几年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我记得跟他分享当时出版的一本《新三字经》,他给我的感觉是如获至宝,跟许多其他海外华人看到这本书时的反应很不一样。他曾经和我提起,尤其在进入腾讯之后,由于公司的工作语言几乎都是中文,在沟通上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刚开始的半年,他每天早上都要四点醒过来看公司的MAIL。他说如果不这么做,没有办法跟得上,一天有超过三四百封的MAIL。如今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有很大改进,英文却退步得不得了。现在他会在论述中国广告发展时不经意地说“我们中国人”,会关心北京几百万的房子都是谁在住,会用地道的京味儿“哥们儿”来描述自己和中国朋友的友谊,会用“恐龙级”形容刚来大陆时在酒吧认识的朋友,会说“一大把年纪了终于学会玩”,还常常会被年轻的朋友们邀请去当主婚人。显然他乐在其中。

 

2009年博鳖论坛和布什相遇
2009年博鳖论坛和布什相遇

想做就去做

         LAU 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对工作,对同事,对客户,都非常热情。估计是跟他从东南亚地区来有关。我们都执著于广告。他说因为广告人都很傻,半夜三更不睡觉去追求这份成就感。没有办法,没有这种热爱生活,热爱这个行业的感觉,根本不可能做得出好广告。1996年,麦肯光明在嘎纳广告节获得铜狮奖。说实话,如果没有LAU 对创意人员的鼓励、挑战、与执着,我们根本没办法把这个创意提案交给客户,乃至最后选送到嘎纳参赛。现在看看那张获奖证书,上面还写着LAU 的名字。他一直很欣赏广告创意,而且不懈地为品牌、为产品、为客户、为广告创意人员争取更多机会。因为他相信广告,更相信创意的力量。
         他有一种“想做就去做”,甚至是 “应做就去做”的精神。这个比“JUST DO IT”更成熟,更有深度。而且,往往他想到的就会立即去做,安排去做。还记得腾讯搬家到徐家汇港汇广场,我去他们的新办公室,他跟我谈起为什么有这个需求,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这项工作,就明显地展示了LAU 的个性。
         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在广告公司共事的那段时间,客户都不容易侍候,经常有突发情况,需要广告公司配合。而公司内部的创意部门也是典型的跟客户部过不去的那种,但我观察到LAU 真的有大将风度,他永远是带着微笑,满怀自信,把客户的要求理顺一下,让你感觉有做这个事情的必要,甚至是非常的有理由。当他感觉这件工作相当有挑战性而且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甚至会自己出几个有启发性的创意给同事们参考。这几招真行呀,我感觉到这个资深客户总监真的是能人。
         他非常尊重客户,但不是那种阿谀奉承的尊重,而是来自真心的一种尊重。我记得有一位客户已经离开北京回到香港,但他还是会经常提及这位客户,还说我们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这位前度客户,约他碰碰面等等。这种真诚与尊重的态度,也是让我非常的佩服。
         阳狮是刘胜义加入腾讯前所在的一家广告公司。记得他在离职前就约我去他公司讲课培训,但我一直忙于业务,答应了但一直没能成行,一拖就是好几个月。后来他跟我透露将会离开阳狮到腾讯,也希望在他离职前完成这个活动,我由衷地感动。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把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丢到九霄云外,哪里还会顾及这些曾经对员工承诺过的什么培训?但他的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哪能有负于他呢?几经 “时间”上的周折,我终于在他任期内,到北京的阳狮广告做了一个广告与创意的培训讲演。我心头的这块大石也终究落了地。

 

他有一种“想做就去做”,甚至是“应做就去做”的精神,比“just do it”更成熟,更有深度。
他有一种“想做就去做”,甚至是“应做就去做”的精神,比“just do it”更成熟,更有深度。

爱书 爱生活

         他做事的热情与认真,他的广告专业度,他的丰富知识,他的受众洞察,他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修养,就已经奠定了他在传播界的威望。记得我去LAU 的家作客,他家的摆设非常井井有条,估计跟他连贯的思考模式有关。最令我难忘的是他的图书室。他阅读与收藏了许多书籍,让人目不暇接。除了很多常规类的书籍以外,更有许多你压根想不到的,且LAU 也会看的几类书。所以说他的知识,修养,都是非一般人能够比拟的。他隆重向我推荐了几本心爱的书籍,相信他也一定非常乐意我跟他的粉丝们分享: 
         1.《The Audacity of Hope 》 by Barack Obama
         这是美国第一位竞选总统的黑人所创造的历史,不管他的政治理念是否是我们追求的,但是一个黑人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能够脱颖而出,确实有让人学习的地方。这本书是奥巴马在竞选总统前写的书。书中描述了这位美国黑人总统对政治理念的一种崭新演绎,他强调美国之梦的源泉必须回归到让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经济以外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
         2.《The 17 Essential Qualities of a Team Player》 by John C Maxwell
         作者是一位伟大的管理学家。建设卓越的团队是任何一家企业要成为长青企业的最基础工程。很多广告公司,尤其是国际性的广告公司中,人才往往是我们最关心的资产,可是很可惜的是这些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广告公司中真正地去塑造强力优秀的团队文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3.《Healthy For Life》 by Dr Ray D Strand
         现实生活中,压力不只是来自工作,更在于一个人如何去演绎情商方面的事务,人与人直接的关系等等。这本书的作者是资深的营养专家,对健康的驱动力有很深入的看法。这些看法不是很务虚的,而是一些读者只要照做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好建议。
         4.《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by Martin Jacques
         中国的崛起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近来有不少书都在很主观地看待这个大趋势。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去读它的本意不是想知道未来中国在全球的影响会有多大,而是想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
         5.《Understanding Digital Marketing》by Damian Ryan
         活到老,学到老。能够得到这些新的知识是一种生命中的喜悦。
         另一个让我非常欣赏的是他设计的家庭影院,好像在这个环境里比电影院的感觉好多了。因为在这里可以跟家人一起观赏电影或是其他视频,是休闲娱乐,也是沟通交流的一个好地方。《Avatar》是他近期最爱的大片,他说喜欢它好像不需要太多的介绍和解释。这部大作是十年磨一剑的经典。Cameron导演做到了叫好又卖座的境界,绝对是创意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估计有必要的话,这里甚至可以是LAU提案前的准备工作室。感觉LAU这个男人除了专业以外,更喜欢家,有空就陪陪家人,安享天伦。
         同时LAU 也是一个非常注重饮食健康的人。别看他一天到晚要应酬和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却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饮食原则。从事广告传播事业那么多年而一根香烟都没见他抽过,这样的广告人,如今实在少之又少,实属罕见!现在流行抽雪茄喝红酒,估计他也就是意思意思品尝一下而已。

 


 

创意MIND

         他很谦虚,天生就如此,非常的有涵养,虽然经常用“从帮客户买广告到向客户卖广告”来概括自己的转型。他目前在腾讯的职位是网络媒体总裁,负责营销服务与企业品牌,在互联网在线营销正处于升级变局的前夜,刘胜义携腾讯推出了MIND理念,并一直致力于将此理念宣扬广大。腾讯智慧的MIND。□

 

8853
【莫康孙写刘胜义】素描刘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