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北广”之初
作者: 程春
发布时间:2010-04-27
8991 158

“北广”之初


 

程春

程春(现年70岁) 
高级经济师,北京广告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为北京广告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北京燕兴同仁广告行销研究所所长,中国商务广告协会顾问;
曾任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广告杂志社副社长、发行人,1979年八月创建北京第一家广告公司即北京广告公司,1981年赴日本电通研修广告,从事广告二十多年,曾发表广告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早在1985年就《在国际贸易》杂志发表了题为《企业印象战略》的文章。历任全国广告评审委员,多次参加CIS评审和鉴定会。1993年与美国4A协会共同主持在纽约举行的中美企业CIS战略研讨会,为促进两岸广告交流曾多次与台湾广告同仁共同举办广告学术研讨会活动,为指导广告代理制以提升中国大陆广告水准作了积极的贡献。在1999年获得中国大陆广告业界有杰出贡献的“京城五杰”之美誉。

         广告是一门科学,他不应该从属于某个社会形态,它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社会主义服务。何况我们还在发展商品经济,特别是我们的对外贸易,面对的是国际市场,我们要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服务。这也是创建“北广”的主要动机。

   
——程春


北广成立记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北京外贸的发展,一九七九年以《天津日报》打头刊出了全国第一条广告后,我国广告业迅速恢复,以致于上海广告公司的外商广告到了北京来寻找业务与合作机会。我当时时任北京市包装进出口公司出口商品宣传科科长,从事商业美术设计和对外广告宣传工作多年,一直梦想在首都北京也建立一家像上海一样的广告公司,于是主动向当时的包装公司领导提出书面建议,并得到了副经理郭绍望同志的认同和支持,经过包装公司领导班子慎重考虑,一致同意组建广告公司,同时建立了北京广告公司筹委会,由分管广告宣传的郭绍望副经理和程春科长负责筹备。并经多方努力,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叶林、郭献瑞、安林等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北京广告公司” 于1979年8月10日在西苑饭店一号楼对外宣布成立。北京广告公司的建立标志着北京的对外开放和北京的广告事业将与世界广告业同步发展。

初创的北广

         北广前身是原北京市包装进出口公司。初创的“北广”,既从属于当时北京市包装进出口公司,同时又是独立对外的经营实体,实际上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包装公司的经理王大林任北广的第一任经理,包装公司分管广告宣传的副经理郭绍望任广告公司的副经理,“北广”的机构,就是在原包装公司出口商品宣传科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充实,组成三个部门,即广告业务部,外贸电影摄制组,出口商品宣传科,统一由程春主任负责。新型的广告业务部是广告公司的核心,人员文化素质,外语水平,工作能力都要求很高。
         “北广”的建立,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专业人才,我们就是靠“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精神从事过去未曾做过的事业。当时我们主要抓了三件事:第一,强化对外宣传,以客户开发为中心,广泛对外接触,建立广告客户网点。通过发布公司企业广告,新闻报道,广告文艺晚会,宣传“北广”是一家什么公司,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服务,近两个月的时间,接待了广告企业和广告代理公司达100多人次,签订的广告合同多达540,000元外汇人民币。“北广”成立当年就盈利。第二,迅速建立开发广告媒介关系和整理编印系统的媒介报价资料。在短时间内,由于得到了媒介支持,第一次开发广告媒介达200多家(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路牌灯箱等)。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全面的媒介代理网络和良好的媒介关系建立起来了,那时媒介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和谐和融洽的。
         “北广”从开创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当时,“北广”结合广告业务的需要不断地向广告发达国家派出广告研修生,直接吸收国外的理论和经验,仅八十年代初,“北广”就派出了七名广告业务骨干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学习研修广告理论和广告实务,如王大林经理赴日本协同株式会社学习广告;欧美广告主管牛爱国赴美国最大广告公司扬罗必凯受训;我(任广告营业部主任)的和业务主管尚恒德赴日本最大广告公司电通研修广告。管理层纷纷进修与学习对“北广”经营和发展影响极大,有利于将“北广的经营”纳入国际轨道,为国际广告业务交流合作提供了方便。

北广成立,国际广告界一片沸腾

         北京广告公司成立是为了适应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北京市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当时北京街头的语录牌一夜之间变成了广告牌。这一惊人的变化,震动了西方欧美各国:“中国真的开放了”。美国《纽约时报》1979年8月15日刊出一篇专稿,题为《现在西方的广告加入了北京大字报行列》:“北京市当局本周同意开放中国首都……”引起了许多西方媒介记者和世界广告人士的关注,纷纷来北京采访和考察。美国广告业界闻风而动,建立了“美中广告委员会”,并以此名义于1979年6月访问北京广告公司筹委会,美中广告委员会是由美国三大广告集团组成的(即康普顿,伯恩巴,埃尔公司),主动与北广交流,介绍了美国广告与市场,探讨中美广告合作的可能性。随之而来的还有扬罗必凯、电通、麦坚伊力信、奥美、大广、博报堂以及港澳地区、欧美等地广告人士来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语录牌变成广告牌

         1979年的北京街头,正如西方记者所描述的“语录牌变成了广告牌”,“西方广告加入了北京大字报行列”,似乎一夜之间都变了,广告出现在北京的主要街道,可以说是来势汹涌。户外广告发展很快,包括王府井南口对面东长安街的八块广告牌、国际机场、北京车站、特别是东单体育场沿长安街一片数十块广告牌、王府井大街内的霓虹灯、百货大楼广告橱窗,吸引着来往的众多行人,常常是驻足围观。“广告”对中国人来说是件新鲜事物,大多数人感到新鲜、好奇。但也有些人认为“广告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还有人认为“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不应搞什么广告”,一时对广告议论纷纷,对广告存废问题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社会治安不好”,“学生不愿意听政治经济学课”,“社会上的无政府主义思潮”都归罪于广告的影响。
         “北广”的人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事业,坚持着,再坚持,其间的惊险和艰辛无以言表。历史证明,当时北广人的坚持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广告的繁荣,没有当时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蓬勃发展的中国广告,今后这条路还将不屈不挠地走下去。因为这是发展中国现代广告事业的必由之路,是希望之路!
 

80年代由北广代理的东芝广告牌
80年代由北广代理的东芝广告牌
今天的北广
今天的北广

 

8991
程春——“北广”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