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在Y2Y品牌年轻节的活动现场,碧生源董事长赵一弘老师提出了一个字,提议将“中国新青年·品牌保鲜计划”修改为“中国新青年·品牌领鲜计划”。
在详细斟酌之后,广告人文化集团营销总裁陈晓庆女士表示,集团领导高效通过了这样一个快速决策,一个字的变动,加强了自身的竞争力,让该计划更具有含金量了。
在此基础上,也正式对品牌领鲜计划进行了发布,向在场的各位分享了作为年轻新势力,该计划在日后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展现给大家。
中国新青年·品牌领鲜计划
打造在Z时代年轻人群体中的标杆品牌
广告人文化集团作为品牌年轻化战略工程的引领者,服务中国品牌创新,建立与00后消费人群的深度沟通平台,已经有13年的实践行动。
“中国新青年·品牌领鲜计划”是广告人文化集团整合高校及媒体资源,为中国品牌量身打造的品牌传播行动,也是帮助中国企业在品牌年轻化战略的营销落地行动,通过中国极大规模及极具权威影响力的创意赛事平台——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创青春项目、品牌年轻节、青春好物节(中国国际广告节)四大国家级赛事及活动,帮助中国品牌塑造在90后、95后、00后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口碑,针对企业营销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在创意、传播、活动、营销创新、人才孵化等层面构建完整的闭环系统,塑造在不同细分品类的TOP品牌。
构建深度沟通,实现全面破圈
90后、95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新势力,这帮年轻人身上有哪些标签呢?怎么沟通呢?
1、喜欢社交。
2、喜欢树立自己的人设形象。
3、喜欢悦己的内容。
也就是说,现在的年轻人,更会为自己喜欢的内容做分享,为自己喜欢的品牌打Call,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是构建沟通渠道的有效方式。
从营销和品牌角度来讲,就是根据这三个标签,去做垂直化营销、创新营销,以及精准营销。
基于这样的现象和趋势,学院奖联合广告人文化集团,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中国新青年·品牌领鲜计划”,这是一场针对Z时代年轻人消费群体的营销行动,而不只是简单的计划,并将关键落脚于“深度”二字,与90后、95后、00后做深度的对话和沟通。
一般品牌广告投放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看得见不代表记得住,记得住也不代表有好口碑。但是通过和学院奖的平台合作,品牌和学生就有了深度对话的契机,同时创意创作、转发分享的过程,也是深度树立口碑的过程。
多年来广告人文化集团一直在尝试去做用年轻人影响年轻人,用年轻人创意构思的内容、提案、传播方式、活动渠道去跟品牌方沟通、合作。
而在未来,广告人计划做一些全面破圈的行动,不仅从学院奖出发去影响广告艺术、设计、新闻等相关领域的年轻人,还要做到影响整个大学生群体,乃至影响社会上的年轻人。
通过青年共创的内容,再衍生至在社会活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内容,从而实现从大学生群体到整体年轻人的破圈。
通过课程巡讲、活动举办影响全国校园后,定制超级IP,再将影响扩大至整个社会的群人,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不同圈层的破圈行动,这就是“中国新青年·品牌领鲜计划”的核心内容。
关于超级IP的定制,这个IP可能是跟品牌有特别的关联度,可能是一个培养计划,可能是一个大赛,可能是一个活动,也可能是一个IP的产品,实现跟年轻人深度圈层的链接,从大学生为原点出发的新的年轻人群体,最终实现IP共创。
创意来源于年轻人,创意成果(产品+营销)反哺给年轻人。
图为 学院奖创意作品成果变身恒源祥抱枕
每年40万件创意作品,每一组作品背后都是一个团队对品牌的深度研究。
图为 品牌年轻节创意作品大学生打卡长廊
在Y2Y品牌年轻节活动会场出现的创意作品,其实只展现了所有品牌方命题作品的千分之一,其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年轻人创作的。
会场场景展览线下的地贴,除了弹幕之外,有很多是年轻人的语言和文案。
年轻人创作的这些内容,在之后怎么把它们转化为社会化传播的行动?以及社会化传播的内容?这是广告人文化集团一直在探索、尝试的方向。
这也是从校园活动破圈至整个社会活动的战略之一,让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不仅停留在创作层面,同时互相体验和分享,把内容突破圈层、传播出去。
学院奖的全称是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是有着独特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在年轻人心目中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参赛项目,更代表着他们喜欢的品牌的创意方向。
学院奖历经18届,覆盖全国2578所高校相关院系,线下全年有70多场活动,同时在线上举办直播课程,基本上全年影响了1000多万在校大学生群体,每年收获40多万件创意作品。
参与学院奖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对品牌方而言,可以规模化地征集创新创意内容。品牌方更重视的是在这些学生参赛的同时,深度影响他们,深度了解品牌的过程;
2、对老师而言,会把参赛命题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3、对学生而言,这是一次社会实践,创意的同时,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创意内容,同时有一些创意成果在未来会做成商业化的产品、文创产品。
以人为本,营创未来
首先,广告人文化集团最不缺的就是人,无论是创意人群还是大学生人群。
现在基于年轻人的社群有386个,希望在未来可以把社群运营做成一个品牌保障,以此挖掘更深的和年轻人沟通、互动的价值。
广告人可以做针对大学生市场年轻人的真实品牌调研和产品调研,一个品牌在年轻人心目当中到底怎样被认知,品牌印象、消费者、广告效果,甚至IP形象和媒介传播方式,都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最终形成报告。
其次,和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合作的创青春项目,成为一个全新的以赛代学的实践平台。创青春本身就是国赛项目,广告人文化集团负责其中两个项目。
一是创青春·中国青年公益创意大赛
以公益为原点的社会化传播行动,主要目标是帮助品牌塑造口碑,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是创青春·中国大学生营销创意创业大赛
营销创意大赛简称营创赛,助力校园大学生体验真实的营销行动,满足中国企业的新品众测及营销创新体验模式。
学院奖以创意为核心,公益大赛以公益为核心,营创赛以营销实践为核心。除了创意传播之外,这些学生还会做营销链条上的销售环节,三个大赛的细分上有了差异化定位。
“中国新青年·品牌领鲜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品牌塑造未来青年人群的第一品牌,在不同的细分品类里抢占年轻人的市场,通过创意、人才、活动、传播几个领域打造这样的品牌。
未来的创意星球要实现与未来超链接,做以创意为核心与年轻人的超链接,所以不仅要塑造在不同品类里面青年人群的第一品牌,更要塑造有品牌理想的品牌。
品牌创新试验田由五大理论体系为基础、三个消费群构成。
五大理论体系:
1、以人为本;2、内容共创;3、构建场景;4、创造连接;5、产品创研。
三个消费群:
1、面向意见领袖(KOL),从高校大学生群体出发,覆盖年轻人群体;
2、面向创意青年(KOC),他们是一批非常有质量的消费人群;
3、面向新青年消费群,基于18岁到30岁之间年轻人的群体。
除了学院奖,青年共创的内容品牌定制也带来了新惊喜:
4大国家级青年IP:学院奖基础包、创青春·公益赛-公益事件营销、年轻节-青年品牌日、广告节-青春好物节;
校园平台全新组织构建:名师工作坊、校园品牌大使、专属校园战队、校园赛事IP定制;
内容创作新升级:小红书传播赛;
内容传播新平台:作品云展厅、创意星球品牌专区;
创意新增活动:名师进企业、品牌直播课、专场评审会、专场颁奖会;
创新营销探索新路径:创青春·营创赛-校园众测营销、品牌调研、定制社会化传播;
大学生不仅在创意作品中会引用很多潮流元素,跟情感紧密相连的内容也会被赋予在作品里面,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表达自己喜爱的品牌。
希望“中国新青年·品牌领鲜计划”从校园出发,全面破圈,真正影响所有的年轻人;希望大家能够都有这样的同感——在未来的年轻市场,学院奖是品牌梦想向年轻人出发的最好舞台。
(本文根据现场发言嘉宾陈晓庆女士发言内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