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长城奖、黄河奖作品征集大赛终审会已于10月底圆满完成。本届大赛依旧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收集作品及案例超过10000件,4000余件作品进入终审环节。终审会期间,长城奖、黄河奖组委会特别采访今年终审会多位评委代表,他们包括资深创意大咖、企业品牌代表、高校学术专家、互联网媒体代表,透过他们的视角了解更多本届长城奖、黄河奖的趋势和特点。
以下为长城奖终审会评委范磊明采访实录:
Q1.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本届长城奖作品呈现的趋势或特点,您会用什么词?
范磊明:长城奖的类别非常繁杂,这里的“繁杂”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表现出目前广告的形态越来越丰富。
未来在整个互联网科技的驱动下,广告形态还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Q2.您心中衡量好广告的重要标准是什么?
范磊明: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广告首先它的标准没有对错,只是从流派角度来讲,会有一些区分。
目前整个大环境也并不顺,在这样的环境下,广告承载更多的是帮助客户去解决问题。其实这就回归到一个底层逻辑,也就是生意逻辑。在生意逻辑的基础上去探讨广告的意义和价值会更有说服力,因为撇开生意来谈广告好坏就会有些空中楼阁,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我自己多年坚持这一标准不曾改变:不离开生意基础去评判广告好坏。
我们说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如果离开了生意主体,广告的价值不可能存在,抛开商业去谈广告的艺术性和价值,便有些本末倒置。
Q3.您对长城奖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范磊明:从世界范围来看,行业奖项非常的多而杂。
作为中国广告业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奖项,长城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希望它能够一直坚守几个关键点:一是权威,高度上的权威性,绝对的公平公正;二是专业,从整个行业价值来讲它的专业性;三是广泛性,展现行业类别的宽度和参与度。我觉得这是长城奖区别于其他奖项形成差异化的要点。
个人介绍:
范磊明 有氧YOYA创始人
营销学与艺术学双研究生,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内外多个专业竞赛的评审委员,也是多个高校传媒及相关专业的客座教授和硕士生导师,获“当代中国杰出广告人”称号。范磊明一直致力于文创和传媒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致力于构建全新的更符合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品牌营销发展,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立足数字经济,服务数字经济,赋能新消费形态,创造新商业价值”是个人的使命,也是企业的方向。
企业介绍:
有氧YOYA总部位于杭州,旗下目前有深圳、北京公司以及氧乐公关、氧吧影视、氧格媒介、氧心力咨询、氧心田数字调研、有叻电商设计等多家子公司,是首批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获“国家一级广告企业”称号。依赖于知识和专业的密集投入以及对市场趋势和时代发展的有效精准判断,公司集团化、体系化、高起点快速发展,是集咨询、策略、创意、媒介、公关、数据、技术于一体的整合数字品牌传播新形态机构和全链路数字品牌服务提供者,是国内行业的代表企业。
有氧YOYA致力于打造商业、艺术、技术完美融合的社会化整合营销传播生态,以营销逻辑构建传播起点,帮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双赢互动关系,持续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本次评审的最终结果,将于2022年12月15—18日在福建厦门举办的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正式揭晓,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