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血液里有风
天生带着一股闯劲儿
去冒险,去热爱,不言弃,不服输
勇敢地走出舒适圈
踏出迈向改变的脚步
“年轻人”不再是符号性的代称
而是精彩故事的书写者
也正是这些特质
使乐虎所传递的
“永远饱含激情与活力,不畏任何强敌”的品牌精神
在当代大学生身上
得到更加真实具象的呈现
在学院奖的赛场上
青年学子们不畏强敌,迎难而上
镜头下、笔触里
他们以创意宣示品牌/人生态度
下面我们选取了
乐虎×学院奖
2022秋季征集大赛中部分精彩作品
快来一起来欣赏吧
平面广告类
时刻喝乐虎,随时有能量
作者: 杨梦瑶
参赛院校: 平顶山学院
创意思想
根据现在年轻人的各种疲惫需要乐虎的时刻,体现出乐虎的功能。学习时刻,喝乐虎提神醒脑犹如卧虎藏龙。运动时刻,喝乐虎补充能量如同如虎添翼。工作时刻,喝乐虎缓解疲劳宛如生龙活虎。困累喝乐虎,时刻提神抗疲劳随时有能量。
乐虎,无极限
作者: 乔晓慧
参赛院校: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指导教师: 曹晓婧
创意思想
乐虎的整个品牌调性是挑战,个性,不服输,不畏惧,提供能量,本系列作品中采用插画的形式把乐虎与水浒传中的人物事迹结合,通过关羽的过关斩将、鲁智深的倒把垂杨柳和林冲的风雪山神庙的事迹,表现出乐虎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能量,在乐虎的帮助下他们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乐虎,轻松消除困累
作者: 叶杨丹
参赛院校: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指导教师: 徐磊基
创意思想
运用“置换”的手法,乐虎变成了一个滚筒刷子,墙壁上写着人们困累时的各种内心独白。画面中是手拿着乐虎来刷掉困累,意为乐虎可以轻松消除你的困累。
困累乏?那就喝乐虎
作者: 田明海
参赛院校: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指导教师: 田苗苗
创意思想
把乐虎比作橡皮擦,擦去困累乏,强调乐虎抗疲劳的产品特点,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我有乐虎,岂不乐乎
作者: 李若书、唐三清
参赛院校: 南昌大学
指导教师: 郑皓华、徐翌
创意思想
该作品是围绕着“累困喝乐虎、提神抗疲劳" 进行创作和设计的。 选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对产品的核心卖点进行表现,分别是熬夜学习、疲劳驾驶和熬夜打游戏的场景,非常贴合学生群体。在喝了乐虎的情况下也能精神百倍的去学习,开车和打游戏,从而体现出乐虎提神抗疲劳功能强劲,同样也是功能饮料的首选。
喝乐虎,突破异次元
作者: 侯树杰、石予璇、郭鸿飞、张宏尧、王贵宇、苗晨辉
参赛院校: 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
创意思想
漫画中的人物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苦难时,喝一口乐虎,突破异次元打破残局赢得胜利。
综合设计类
乐乐虎IP形象设计
作者: 周智丽
参赛院校: 天津商业大学
指导教师: 郑红
创意思想
根据乐虎包装上的LOGO提取老虎和火焰元素进行设计,运用包装上的黑金红进行角色配色,乐乐虎脸上面瘫的表情与名字形成“反差萌”,而脸上的表情也更符合乐虎给人酷酷的品牌调性。
《咆哮》乐虎包装设计
作者: 李梦洁
参赛院校: 郑州轻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 郑婉琪
创意思想
利用原来logo虎头张嘴动态,使老虎嘴巴局部放大体现出产品的酷劲十足,给人带来活力。
虎翼
作者: 尚永行
参赛院校: 郑州轻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 郑婉琪
创意思想
运用夸张手法描述虎头的凶狠面部,虎口采用闪电,来表达喝乐虎提高活力,快如闪电,摆脱困难。
乐虎——日与夜
作者: 赵婉之
参赛院校: 天津商业大学
指导教师: 郑红
创意思想
设计采用日夜的形式,让人们在白天夜晚都能随时想到乐虎在不同时段的相同功能,从颜色与背景做出了日夜的区分,也意味着在疲惫的日子里能迅速恢复白天般的能量,成为永昼。
视频类
乐享生活
作者: 赵翊卉、葛莹莹、刘子涵、郑凯、孙嘉萁
参赛院校: 南京传媒学院
指导教师: 朱庆远、张巍
创意思想
我们尝试破除以往规整中正的硬核风格,加入趣味头套、动画转场等创意,以三个不同背景下同有能量饮料需求的人物为主线展现其喝乐虎前后的状态变化。卡通,运动,戏剧是我们的视觉主调,“传递”这一元素是我们的理念传达。希望该广告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乐虎,喜欢乐虎。
给自己一个停下的理由
作者: 张瑜、丁树佳、刘畅、王良圆、常斯淇、曹宇萱
参赛院校: 山西大学
指导教师: 王晔
创意思想
作品聚焦各行各业,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创作传播出产品“困累喝乐虎,提神抗疲劳”、“补充能量”、“提神醒脑”等的特点;及“困累喝乐虎,提神抗疲劳”作为核心传播点进行创作,选出三个代表性职业进行入手创作,用家乡话配音更接地气。便于传播。
乐虎的世界
作者: 崔益铭、于博骏、刘星宇
参赛院校: 黑龙江财经学院
指导教师: 边微、任海峰
创意思想
一个打工人在加班工作的时候没有状态,喝了乐虎后感受到乐虎的世界带给他的冲击感,一下子精神了高效的完成了工作后去锻炼身体。
困了累了——喝乐虎
作者: 丁杰、薛荣、陈曦、王佳荣、唐昕宇
参赛院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
指导教师: 陈跃华
创意思想
针对乐虎的有效抗击运动疲劳与维持运动能力的运动特性,我们采用正在奔跑的运动员被累、困、饿牵制的情节进行创作。其中黑衣人是累、饿、困的外化,使得画面更加的生动,且采用球门这一意象来加强累、饿、困这一“黑恶势力”;带有乐虎标志的小黄人也有我们自己的设计:穿着“中国标识”李小龙的同款服装,加强中国色彩,并且黄色服装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乐虎瓶身包装的元素,使观众在看到黄色衣服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乐虎。另外在小黄人与黑衣人打斗时使用了部分标志性武术动作。
乐享一课
作者: 杨文慧、赵梦婷、尹志帅、单晴
参赛院校: 潍坊理工学院
指导教师: 金治鹏、韩勇
创意思想
作品采用魔性搞笑的风格,故事发生在老师讲课无聊时,喝乐虎前后的状态形成对比,通过老师形象的改变,突出乐虎的功效。加深消费者对乐虎功能的认识,传播“困累喝乐虎,提神抗疲劳”的产品核心卖点,随时随地补充能量,树立其品牌形象。
卷,不亦乐虎
作者: 王栋阳、杨思敏、杨恩、宋晓睿、周洁
参赛院校: 山西传媒学院(文华校区)
指导教师: 李霞
创意思想
我们组的思想就是从卷这一个流行的这个关键词入手,然后用一种大侠的整体说书人框架来引出卷侠这一个关键人物。然后通过设置卷侠的三个大场景,一是在锻炼的同时还在学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这种在任何时候都有这种上进的心理和心态,第2个场景卷侠和早起的人的对比之后的卷侠对决和最后说书人的小心思。这些场景和整体氛围的设置都是依靠了当下年轻人这种活力和朝气蓬勃的向上进取的心。与乐虎本身产品的特性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而且也把乐虎的这种高调的神秘莫测精力旺盛的品牌精神,这种品牌理念融合到了我们的微电影制作当中。
文案策划类
喝乐虎加BUFF
作者: 李思琪、吴咏欣、杨湘悦、邓诗婷、陈焕昌
参赛院校: 广东培正学院
指导教师: 宋可
创意思想
疲倦无神 阻碍着我们 它肆意生长 前
让我们无力 让我们困惑 言
让我们停滞
它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疲倦无神
不应是生活的常态
正如英雄不一定总能残血反杀充满精神和能量的每一天才是我们该有的样子满状态地面对生活才是青春的面貌
像个王者一样加个“buff”吧
让乐虎给你专属精神与能量做好准备 全军出击
虎林秘籍
作者: 陈骁尧、沈依琳
参赛院校: 福建师范大学
指导教师: 曾莹、张培枫
创意思想
该策划案以“虎”为灵感,创建了虎林秘籍的策划小故事,将主形象刻画为“虎山”上的“虎山派”掌门人令虎冲,将疲惫困倦比作“困累帮”,其帮主东方困一直是虎山派的大敌,两者的帮派力量一直不分高下,在新的对决里,达利大侠献上一本“虎林秘籍”,令虎冲学会了其中的一招一式之后,最终战胜了困累帮。以生动的产品故事作为基础,将消费者带入具象情景,化用耳熟能详的武侠称谓,以秘籍中的招式作为策划活动提案阶段,体现出乐虎补充能量、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运动挑战等产品特点,传达乐虎勇敢无畏、不惧挑战、虎力满满的品牌精神。
我们“乐虎”
作者: 姚宇美
参赛院校: 山西大学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们“乐虎”。
创意思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形容的是智者之乐像水一样活泼充满灵气,仁者之乐像山一样稳健大度。而乐虎产品既可以让我们补充能量,纵情山水,又可以帮我们驱除疲惫,投身工作,兼具智者和仁者的乐趣,所以“我们”选择“乐虎”。
给奋斗的自己加个“油”
作者: 陈珊珊、王垚树
参赛院校: 温州商学院
指导教师: 袁胜
《司机篇》
今年是我开货车的第三十一年,
没有一技之长的我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处,
货车呼哧呼哧地穿过海浪一样涌动的盘山公路,
孤独地踏上遥远的路途,
不断重复着朝朝暮暮。
面对着每天的危险随行和风餐露宿,
总是不免有过厌倦和苦楚,
也曾经经历过低谷,
但是有乐虎陪我赶路,
让我的旅途不再孤独,
从此能量和信念注入,
一路上同甘共苦。
《工人篇》
今年是我采煤矿的第二十年,
身着工作服的我每天奋战在千尺井下,
黑黑的脸膛映衬出采矿的点点滴滴,
满是老茧的手诉说着矿山的传奇,
不断重复着昼夜交替,
面对着每天的腰酸背疼和苦累脏险,
总是难免有过后悔和疲倦,
也经常吐槽和抱怨,
但是有乐虎陪在我的身边,
让我不再感到困倦,
从此坚定信念把精神磨练,
一直勇往直前。
《白领篇》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一年,
外表光鲜亮丽的我每天出没在都市的街头,
神情淡漠地踏进高尚的办公写字楼,
一尘不染的皮鞋踏出急促的脚步,
时刻适应着城市的快节奏。
面对着每天不计其数的工作和竞争对手,
总是展现出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
还有那萎靡不振的“魔咒”,
直到我与乐虎的邂逅,
让我不再随波逐流,
从此永远饱含激情和活力,
一直向前走。
创意思想
针对三个不同社会性质的人群:司机、工人以及白领,以第一人称视角和押韵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同时引入乐虎在他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它代表一种力量和信念,永远饱含激情与活力。
始终保持“王者的气魄和舍我其谁的风范”
是乐虎所代表的力量和信念
愿与每一颗年轻、热忱的心一起
期待再次出发
去探索和创造更有力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