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对话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宫玉振。宫玉振长期从事中国战略管理思想的研究,擅长大国发展战略、不确定环境下的领导力与竞争战略、战争文化与战略行为。宫玉振认为,未来最高端的竞争一定是品牌的竞争,是认知、情感、文化附加值之间的竞争。
以下,我们将重点对话内容进行了整理编辑,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有益参考和启发。
1
吴纲:从宏观战略角度,如何看待中国未来发展?
宫玉振: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没有释放完,但挑战会比以前大。
第一个是外在环境的挑战。整个世界的经济处于衰退状态,大国之间关系持续变化。地缘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安全问题等影响着国家的政策,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安全会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
第二是来自内部,是信心的问题。第一个是消费的信心;我们一直在拉动内需,但信心并不是很强。第二是投资的信心,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的信心。国家政策其实很清楚,是支持、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包括有一些信号的传递,令部分民营企业陷入困惑当中。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在制度、环境、政策上为民营企业创造可预期的、稳定的营商环境。
2
吴纲:中国很多企业家都比较推崇曾国藩。您认为曾国藩的战略思想对当下企业发展有哪些指导意义?
宫玉振:从军事看管理,从战争看竞争。
第一个是自我管理。企业家、特别是成功的企业家往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性本身的考验,包括自己的
人性、团队的人性。所有的管理大师一定是人性大师。曾国藩的自我修养、自我超越,值得企业家去思考和学习。
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宫玉振
第二是团队打造。湘军最早是民兵团,曾国藩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打造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部队,成为团队精神的代表。我们今天讲湘军,经常会想到团队精神,想到团队精神就会想到湘军。
这个部队是怎么练成的?
首先是曾国藩的战略能力,包括他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思考能力。曾国藩作战能力特别差,但是他的战略眼光非常长远,有全局意识、长远意识。他打了很多的败仗,但是最后的胜利是他的,靠的是一种战略,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取得了胜利。
还有一点是曾国藩用人的本事非常厉害。他自己打仗不行,但是他知道用什么样的人去打仗。识人、用人、育人,这都是企业家最基本的领导力。知道如何用别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才是最高的智慧。
3
吴纲:很多民营企业家都面临传承问题。众所周知,曾国藩的家道传承是非常成功的。他的家族传承对今天的企业家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宫玉振:传承不光是一个企业的问题,也关乎到整个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首先是使命感的培养,尤其是家族意识的培养。要让孩子明白,其实他只是家族发展长河中的一员。其次是传承能力的培养。很多企业家往往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在孩子价值观形成、能力成长的最关键时候缺席,其实有些遗憾。作为企业家,要把传承看做战略性的问题,甚至可能至少一半的精力要用在这方面。
做企业是很大的工程,是需要几代人接力完成。培养出具备传承能力的下一代,可能比自己做企业成功更有成就感。
《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
4
吴纲:品牌发展已经是国家战略。您如何看待品牌对企业、乃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
宫玉振:最高端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
品牌起到的作用是无限的,是真正的一种力量。奢侈品牌动辄几万、几十万的产品依然卖得火热,为什么?因为消费者感受到背后的一种情感,一种身份,一种价值观,或者一种生活方式。这些是无形层面的资产,而无形层面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产品有没有附加值,决定了你的国家以及你国家的企业有没有定价权。定价权特别重要。中国很多企业做得其实非常好,但是我们品牌背后的故事没有完全讲好,没有完全打动消费者。事实上,文化精神价值观层面的输出更快,它的力量更强大。当前经济发展有个现象叫“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好的经济其实一定是用文化的方式来呈现出来的。一个大国,它一定不仅仅是经济大国,更是个文化大国。作为企业来讲,不要光关注自己产品的竞争。最高端的竞争一定是品牌的竞争,是认知、情感、文化、价值链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