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品牌日见证品牌发展新势能
作者: 元晓萌
发布时间:2024-05-10
15340 153

1950年,品牌形象派奠基人大卫·奥格威首次正式提出“品牌”这一概念,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的方式的无形总和。现代营销学奠基人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该产品与他产品区分的重要标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品牌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发展轨迹映射出一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从早期依赖低成本制造与大规模出口的“世界工厂”形象,到如今积极培育自有品牌、强调创新与设计的“品牌强国”战略,其发展之路是一部生动的转型史。

2024年5月10日,是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背后,中国品牌已经闯出一片星辰大海,推动了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成为中国企业向全球市场展示优势和价值的重要舞台。同时,中国品牌日作为一个品牌的盛会,反映了中国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中国品牌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品牌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品牌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的竞争,而是涵盖了技术革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文化塑造等多个维度。

1.中国企业在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品牌故事的讲述与全球品牌形象的树立,力求在国际市场中打造独特的品牌识别度。

华为通过自研的Balong系列5G基带芯片,实现了5G终端的快速商业化,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品牌代表;格力凭借在空调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如高效节能的压缩机技术、智能温控系统等,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成为国际高品质的象征;匹克则在科技创新上发力,开发出“态极”自适应科技鞋底,结合大数据分析用户的运动习惯,提供个性化的穿着体验,这种结合科技与文化双重驱动的策略,让国产品牌在全球运动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中国新兴品牌寻求多元化发展,以自身硬实力开拓市场新航道。

以小米这一科技企业跨界进入汽车行业为例:在2024年的北京车展上,小米汽车的首次亮相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不仅因为这是小米作为新兴品牌在汽车行业的初次登场,更在于它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和市场反馈。小米SU7作为其首款车型,凭借“C级豪华科技轿车”的精准定位,流畅的车身设计,以及雷军在北京车展上宣布的惊人销售成绩——从4月3日首次交付起,4月份已完成交付7058台,创造了业内新品牌首月交付量的新纪录,这无疑证明了新兴品牌在创新与市场洞察能力上的巨大潜力。

  

小米的跨界尝试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中国新兴品牌寻求多元化、跨界融合的一个缩影。在其他行业,类似的合作与联名案例亦层出不穷,橘朵x红山森林动物园推出园内明星动物彩妆;瑞幸x芝麻街开启夏日缤纷联名;顾家家居 × 保时捷设计工作室打造「旷野之境」......

中国品牌利用技术创新、文化自信、品质提升和市场策略的综合优势,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着“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一些国际百年老店相比,中国品牌在品牌故事讲述、全球市场布局、高端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如何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深化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是中国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

中国品牌的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品牌的成长路径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1.技术创新将继续是驱动品牌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国品牌需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数字化转型将为中国品牌带来新的增长点,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优化用户体验,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

在网易2017年全力进军AI板块后,人工智能开始不断应用在网易的游戏场景。尤其是在2023年,除了《逆水寒》明确打出“AI加持”的大旗外,其他游戏也在不断学习其他游戏AI落地的姿势,实现小场景下的翻新再造。

此外,支付宝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全民参与数字点火技术,腾讯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对敦煌壁画进行数字化复原和保护,百度文心一言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广泛应用,也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文化产业、体育赛事、金融服务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预示着中国在迈向数字时代的道路上正持续加速前行。

  

2.聚焦消费者体验和强化社会责任是中国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作为生活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美团在强化消费者体验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大数据优化外卖配送时效,推出“无接触配送”保障疫情期间的安全需求。在社会责任方面,美团自2017年启动的“青山计划”解决外面行业环境保护问题,再到2024年在北京设立全国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从骑手到用户,从环境保护到支持新就业形态,美团全方位展现了其作为生活服务领域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提升服务品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体系,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现品牌温度,将有助于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忠诚度与社会美誉度。

3.文化自信与国际化的融合将是另一大趋势。

在凯度携手谷歌发布《2023 凯度 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榜单及报告中,在涉及的 234 个中国全球化品牌中,对于 90% 以上的中国品牌,至少有7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考虑它们,基于此,可见中国品牌有更多机会被纳入到全球消费者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未来,中国品牌应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吸收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管理经验,创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审美趋势的产品与服务,让“国潮”真正成为全球潮流。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国品牌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坚韧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未来的路上,中国品牌必将以更加耀眼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引领“中国创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15340
从中国品牌日见证品牌发展新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