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陈建平
该文章尚未发布,仅供审核使用,请勿分享
作者: 陈建平
发布时间:2024-07-11

他做过国家部委的团委书记,也创办过报社最核心的刊物,他最终毅然选择成为一名广告人。

他是一个一见面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永远激情四射,他是一个抵抗得了岁月,逆生长的冻龄人。

他是一个浪漫潇洒的诗人,一个随遇而安的旅人,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哲人,更是一个一丝不苟的匠人。

他是一个值得景仰的人,对朋友热忱如一,待客户无微不至,对员工关怀备至,对自己苛刻有加,他生过病,但从没歇过一天,时常挂着吊瓶就出去跑客户了,他是拼命三郎。

他是一个执着的人,可以为了一个订单接受小他不少甲方的冷落且毫无怨言。拿得起放得下,是他做人的格言,也是他成事的格局,以至于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业内有着很大影响力文化产业集团的董事长。

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对文化产业领域任何的新动向、新营造都极为敏感,热情拥抱。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善于折腾”的艺术家,一个永远奔走在路上的“苦行僧”。

他叫陈建平,一个从事广告传媒业 30 多年依然热血沸腾的斜杠青年,岁月镌刻出历久弥新,日子雕琢成蓬勃生命,年华烙印为奋发有为。回望这一切,仿佛就在昨日……

大学毕业后,被选拔到国家部委工作。选择更重要还是努力更重要?如果非要给一个答案——那便是初心,是一颗想要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初心。后来,陈建平放弃了看似前程似锦、一马平川的优质工作,通过公开考试踏入了《中国青年报社》的大门。

在中国青年报总编室开始了他的夜班编辑工作,每逢有人请假,替岗的永远是他。游走于各种岗位之间,让他把报社编辑经营“摸了一个透”,一有时间他还主动去采写新闻,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壶》、《唤醒黎明的人》、《共和国的旗帜在人们心中的份量》等文章,言辞犀利,影响了一批人。即便是在这样一个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扎堆的地方,乐于折腾的灵魂仍让他成为那些优秀中出类拔萃的那一个。

在他意识里,是名人主宰造就了世界,是名人在影响并推动着历史和科学的进步,历史文化和科技文明的启蒙。带着对追求真理的冲动,陈建平会通青年志士筹划成立了隶属于中国文联的国家一级社团——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即此前创办的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作为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法人兼秘书长,陈建平特邀在中国传媒大学留校任教的兄长一道组织各领域学者和专家编纂出版了《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华文化名人录》、《中外名人学术文库》、《星期文库——世界名人小传》、《中国人物年鉴》等名人传记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中国事典》、《中国哲学全书》、《世界宗教全书》、《白话先秦诸子》等重要的社科书籍,参与主编了《中国智慧》、《中华正气》、《中国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类图书。

除了平面媒体,由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牵头,陈建平总撰稿拍摄的电视传记片《费孝通》在中央电视台完美播出。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展现改革风云人物奋斗历程的50集人物类专题片《中华热土》,与中国铁路关工委联合摄制了反映19世纪初中国劳工参与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记录片《枫骨中华魂》等,不胜枚举。

有了如此丰厚的创作成果,本可以休憩颐养。可是善于折腾的他又在此时做出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下海经商。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地。这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再一次让那颗想要折腾的心找到了新的航向。

同年,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成立。在公司入口处的墙上,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亲手题写的牌匾——“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句话,伴随企业走过了30年。

陈建平领衔团队成功创意运作了北京吉普“比速度、比耐力、我是第一”的体育赛场实物广告,成为中国第一家策划在国家大型田径体育赛场跑道终点的汽车实物广告,此后创意广告开山鼻祖的南方黑芝麻糊广告、中国农业银行的广告语“大行德广,伴您成长”、首农三元牛奶的广告语“用时间丈量新鲜”,火遍大江南北的央视现象级节目《星光大道》、《开心辞典》、《中华情》、《央视秋晚》、《惊喜连连》……  

各项荣誉

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重磅节目在陈建平带领团队的创意策划下诞生,使得中外名人迅速成为业界的明星公司,为此兄长陈建国被推举为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站在更高的舞台上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声。

公司投资拍摄的电视剧《贞观长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兵变1929》、《老爸的筒子楼》,纪录片《为了这片净土》、《枫骨中华魂》、《中美之间》,大型活动《欢乐一家亲》、《中国艺术节》、《平遥国际摄影节》,电视综艺《中国情歌汇》、《青春歌谣》,微视频《美丽云南》等也都是成为了此后脍炙人口的文化佳作。

努力奔跑了30年,中外名人如今已发展成为央视的核心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央视4A级广告运营公司,多年独家经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法治在线》等重点节目的广告,为央视创收累计几百亿之多。

虽然功成名就,他仍然工作在一线,每天总是最早到公司,最后离开,十年如一日!先后带队主持多省文旅品牌塑造,其中“老家河南”、“江西风景独好”、“多彩贵州”、“安逸走四川”、“金山银山、美丽白山”等文旅IP经过精耕细作,已成家喻户晓的城市名片,带动一方产业发展,而云南白药、中粮集团、中国银联、中国人寿等央国企,更是把其 “强国品牌工程”独家运营代理权放心地交到陈建平手中……客户的信赖,是他永远的追求,一份初心,一片蓝天。

现如今,他又开始关注中国老年文化,整合老年优质资源,布局金龄康养产业,一边读博士一边搞研究,一边写论文一边做项目,正是这种时不我待的精神和谦逊求知的心境,感染了身边人,影响了一大批合作伙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

他是儿子,大学时为了陪伴病重的母亲几乎放弃学业,他每天坐着四处漏风的“摩的”从学校到家往返几十公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他只能休学的时候,硬是以全优的成绩大学毕业。

他是丈夫,至今说起与妻子的初见,仍然是满脸的幸福。

他是父亲,是孩子的优秀榜样。

他是弟弟,在事业上、生活上,最好的东西永远要哥哥先挑,事业上、生活上有分歧时,也总是恭让有加。

他是兄长,员工生活上遇到困难,第一个到场支持的一定是他。

他是老板,与兄长一道创建了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一家至今已有30年历史的大型传媒公司,跟随公司打拼15年以上的老员工超过百分之三十。

他痛哭过,为因病早逝的员工而在公司高层会议上泣不成声。

他骄傲过,为自己可以始终在坚持人生信条的前提下赢得同行、同事与社会的尊重,事实上至今也仍然在为此骄傲。

从很大程度上讲,人生不过是一场因果。撒下什么样的种子,便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其间除草、施肥,皆可视为修行,并决定着果实最终的模样。

不知什么时候,那颗洒在心底的种子,逐渐结出了一颗丰硕而又饱满的果实,那颗种子,我们就叫它——“斜杠青年”好了。

斜杠青年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