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驱动人生的价值增长
作者: 赵一鹤
发布时间:2024-07-16
15476 146

经常会有朋友严肃地问起“你活了快半辈子了,有什么人生格言吗?”,每当这个时候,我自己就很迷茫,对呀,半辈子都活过来了,有啥人生格言呢,想来想去,可能还真没有,但有一句话,确实是在我三十年的工作、生活的过程中,给我人生指引的,那就是“人性地活着,就是要充分担当起人类身份的三个维度,即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28年的广告从业经历,其实就是我对这三层关系感悟和感知的过程。

人与自己,其实就是向内探索的过程,探索人活着的意义,工作的意义,追求理想和目标的意识,譬如专业追求,因为大学学的是广告专业,所以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天,我就将“广告”作为这一辈子的职业,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经历职业选择的挣扎,怀疑这条路的正确性,但当你真正爱上这个行业,并从中得到认可、成就和快乐的时候,就会坚定这条路的正确。

人与社会,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如何处理跟别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句话说“每个中国人的第一思考,不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处理跟亲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甚至跟不同价值观的关系,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显得十分重要。这个过程是一个磨砺的过程,因为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人生中需要承担起不同的角色,同时还要处理好代际人群之间的关系。譬如跟自己的父母,孩子,跟自己的不同年龄段70后、80后、90后、00后的同事等等处理好日常关系,人与社会产生的关系,就体现出相亲相爱的家庭、炽热的友谊、心灵感动、奉献、慈善、同情、安慰和爱等社会性的价值观,而对这些价值观的感悟和认知,也能被充分应用到日常广告策 划和品牌规划的工作中。

人类共有的6种“原”情绪--快乐、惊讶、恐惧、悲伤、厌恶、愤怒

人与自然,其实就是如何理解宇宙观的问题,如何处理人作为整个大自然的一份子,跟自然和谐共生,如何理解绿色,环保,有效获取资源,爱护地球,探索宇宙等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根本思考,也是世界范围内,众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这也是塑造品牌的善意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有朋友还会问我另外一个问题:你做广告28年,自己创业10年,也在做着自己的公司,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每次我的回答很干脆:要做一家成就更多伟大品牌的咨询公司。

易合博略是以消费数据为核心,通过对人、货、场、媒多维度消费市场的研究洞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产业规划、品牌及产品规划、视觉设计还有内容营销策略一体化的服务。形成从品牌战略规划、产品策略规划、视觉系统构到内容营销策略的「全链条服务」,为品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品牌价值增长一站式解决方案。成立十年来,深度参与并主导推动了众多国家级品牌、500强品牌、区域公共品牌、行业领导品牌、中华老字号品牌及新消费品牌的战略规划,帮助企业在发展战略、品牌定位、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层面,建立全面的领先优势,为300+企业客户提供科学、专业、实效的咨询服务。

基于公司的这个定位,基于“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个维度,通过这套关系学的认知,在我们实际的作业中,形成了一套“关系学”的咨询理论,因为在数字时代,品牌塑造来自于对人的运营,出发点都是如何与消费者形成连接、建立关系,如果你能去圈定一群用户,那么理论上讲你想卖点什么给他们都可以。当你和消费者建立了关系,他们就会自发地爱上你、支持你、拥护你。品牌传播和营销推广的所有目标,都是为了渗透和影响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建立关系。

当然,一个企业的增长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企业的每个阶段增长的方法论也不一样。易合博略一直在致力研究一个全新的增长模型,将以往点对点的静态解决方案转变为一个可持续的动态解决方案。易合博略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规模,研发了一个关系时代下,关系驱动品牌增长的模型。这个模型围绕着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打造了三个关系,构建了三条增长路径:

关系驱动品牌增长模型

第一个阶段为初创期——需求关系的创新,即用红利驱动增长。如元气森林抓住了“健康零食饮料”的需求,提出了“零糖零脂零卡”,建立了无糖气泡水的新品类。这便是抓住消费者新需求,形成跟消费者之间需求关系的创新。

第二个阶段为成长期——体验关系的升级,促进企业规模化增长。瑞幸咖啡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也一直围绕“生椰”这个瑞幸王牌概念不断进行拓展与迭代,在生椰拿铁的基础上与椰树联名推出了椰云拿铁,打造了新爆品。除了咖啡,瑞幸也开始提供轻食来满足消费者各类需求,让消费者感受到瑞幸是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考虑的,瑞幸就是通过这样的关系经营及体验经营来促进瑞幸整体的规模化增长。

第三个阶段为成熟期——文化关系的共情,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成熟期的企业不单单为消费者提供主流产品,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情感联结。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可口可乐,在可口可乐100多年的历史里,都是用消灭种族歧视、倡导男女平等、维护妇女权益等全球性文化来与消费者形成时代情绪共鸣,推动品牌精神的形成。

“文化关系的共情”是现今中国的众多品牌极其缺乏的,而中国的消费环境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方面各行业供应能力的大幅提升,导致很多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依据需求层级理论,当基本需要被满足后,人们则开始把生活的注意力天平向更高层级的价值与意义层面倾斜。越来越多围绕人群细分、场景细分、生活方式细分的产品开始涌进消费者的生活视野,持续刷新消费者认知与体验的边界,以“文化价值”为驱动的意义性消费开始形成。

在“文化消费”阶段,产品的获得性已经不是当前的主要诉求,相比之下,有形产品之外的“溢出价值”,才是消费的重心所在。相较于上半场的“刚需满足”,消费者在下半场则更加关注理性功能技术之外的文化价值理念与生活方式表达,着眼于如何让产品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生活,为生活带来更多的“意义增量”。在“文化消费”阶段,品牌要想实现向前向上发展,就必须积极拥抱新变化,充分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通过文化价值赋能,为品牌带来更多创新机会,打开新的增量市场。

因为年龄代际以及价值观认知的差异,不同圈层的人所追崇的不同文化使得主流文化开始分裂,小的文化开始分级,形成了亚文化。这样诸多的小亚文化的分级与分层意味着不同的文化价值与情感价值。所以一个品牌要想与不同的文化圈层人群进行交流,一定要将该圈层人群所追崇的价值进行提炼并融合到产品中。

不论是企业的哪个发展阶段,其根本都是以“用户”为核心,以“关系”为驱动,实现企业在纳新-增频-留客过程上的循环增长,建立全生命后期可持续的战略性增长能力。

15476
“关系”驱动人生的价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