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蒙星火 青春传承
“沂 蒙 山 杯”
公益课堂
走进广东培正学院
青春执镜 沂蒙新章
2025年4月9日,“沂蒙山杯”红色文化分享会暨“新时代人民精神”中国青年公益微电影创作大赛公益讲堂在广东培正学院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活动以“命题解析+创意分享+红色研讨”为内核,通过校企对话、创意解码与产教融合三大维度,探索红色精神与Z世代叙事的共生之道,为广东培正学院的学子搭建了兼具思想深度与创作自由的实践舞台。
以教为媒:红色基因的岭南表达
活动伊始,广东培正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远辉作为校方代表,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校“培智·正德·尚行·立新”的育人理念出发,强调了红色文化传承与传媒教育的融合路径。
广东培正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 刘远辉
新时代的红色叙事需扎根青年视角,将“担当、有为、奉献”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可感知的日常故事。发言中刘书记提到,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与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文化和新时代人民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授牌仪式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办方为广东培正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颁发了“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益青春公益行动·青年公益优秀组织院校”证书。广告人文化集团项目经理李瑶作为颁奖人,亲手将这份荣誉交给了数字媒体技术系系主任潘光洋。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学院在公益行动中的出色表现的肯定,更是对学院未来继续投身公益事业的激励和鞭策。未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案例共建等领域的深度联动,通过设立产学研联合课题等举措,推动红色创意从校园灵感走向社会落地。
授牌仪式照片
命题解析:
沂蒙精神与微电影创作的深度链接
鲁南制药集团新媒体运营主管慕同兴以“新时代人民精神”为主题,立足沂蒙精神的百年传承,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他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历史脉络切入,回溯革命年代“坚韧如磐、无私奉献”的精神底色,进而剖析新时代语境下“担当、有为、奉献”的内涵延展。通过“红嫂精神”等鲜活案例,慕同兴先生生动诠释了红色基因如何与当代青年的创作热情共振——沂蒙精神始终穿梭在时代浪潮中。
鲁南制药集团新媒体运营主管 慕同兴
他进一步提出微电影创作不仅是技术的表达,更应是文化使命的承载:通过镜头语言捕捉红色文化的“共情点”,以叙事创新打破时空壁垒,让历史厚重感与青春视角碰撞,方能真正实现“老故事的新生”。最后,他呼吁青年学子以“在场者”而非“旁观者”的姿态参与创作,用影像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精神答卷。在场学子积极互动,收获颇丰。
创意赋能:从灵感到落地的实战方法论
本次公益课堂特邀赢销社高级讲师杨景文带来《公益微电影的创意解码与叙事实践》主题分享。他从公益微电影的本质与价值切入,通过分析具体公益微电影案例,进行实战创作指导。
结合“情感锚点定位法”与“社会议题破壁公式”,杨景文先生拆解如何将红色精神转化为Z世代共鸣的影像符号。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是连接消费者与产品的桥梁。他鼓励同学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创意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赢销社高级讲师 杨景文
产学对话:
红色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奔赴
活动下半场,校企双方移步至第五教学楼会议室,围绕“产教融合、红色文化”展开研讨。会上,广东培正学院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领导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及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情况。企业代表则围绕“沂蒙山杯”进行红色精神和新时代人民精神的深入探讨和交流。双方就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双方就人才培养方向达成共识:未来需强化技术赋能与文化内涵的结合,助力学生成为兼具创新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此次研讨会,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为双方未来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帧帧光影皆是燎原星火
当镜头聚焦岭南,青年创作者正以光影为笔,书写红色精神的生动笔触。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创意与文化的碰撞,更代表着红色叙事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在这里,每一帧画面都是星火,每一次讲述都在为未来铺路。
命题策略单⬇
即刻扫码参赛
开启你的公益创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