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未来”大学生实践人才培育工程发布仪式:聚焦 AI 时代产教协同育人
作者: 创意星球网
发布时间:2025-06-20
63866 645

(以下简称“创未来”)发布仪式在津召开,来自60多所院校70余位老师共同参与。活动以 “AI 时代产教协同育人” 为核心议题,旨在应对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下行业人才需求变革,聚焦实践人才培育路径,构建 “岗课赛证四维联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

开幕致辞:学院奖的十年积淀与时代使命

活动开场后,广告人文化集团总裁、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AIGC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创意产业专项基金联合发起人穆虹率先致辞。她回顾学院奖自 2007 年承办以来的发展历程,提及参赛作品从最初的3000件增长至近 30 万件,这个数字的增长,凝聚了业界、学界、企业界多方力量。“学院奖始终是连接行业需求与教育标准的桥梁,” 她强调,当前的数字化时代更需要以实战导向推动人才培育创新,这也是学院奖组委会联合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发起“创未来”的初衷。

项目解读: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就业的实施路径与目标

广告人培训学校执行校长高鹏铭详细介绍“创未来”的行动规划,项目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等政策为指引,以 “提升数字素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就业” 为主旨,打造高校实践人才培育闭环:

对学校:依托创意星球 500+合作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联合百所高校构建 “学科竞赛 + 真实项目” 双驱动模式。通过学科竞赛与真实项目引入企业命题、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将企业需求融入课程,既强化学生实操能力,又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就业率,形成 “赛事 - 项目 - 就业” 闭环,打造特色实践育人体系。

对老师:老师兼任赛事辅导、实训带队与就业导师,通过就业导师认证体系,将行业前沿经验融入教学,同时参与横向课题研究以完成考评指标,实现教学能力与学术科研的双向提升,成为连接校企的关键纽带。

对学生:学生通过实训项目聚焦策划、视频、设计、文案、新媒体运营五大核心岗位,在企业真实需求驱动下提升专业技能,获得 “创意星实践人才” 认证及平台专业证书。从市场思维实训到实习岗位输送,学生在实战中积累经验,缩短与职场的差距,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政策赋能:就业导向下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副秘书长周雄在发布致辞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大学生踏上人生新征程的起点。但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复杂严峻,供需不匹配成为就业难的主因。” 他强调,“创未来” 以 “企业项目 + 师生实做 + 公益统筹 + 就业导向” 模式破局,核心是将大学生培育成实践型人才,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训练让学生掌握岗位真本事,树立起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正确的职业观,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作为团中央直属的 5A 级公募基金会,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10 余年来持续构建青年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周雄表示,创未来与学院奖是 “一脉两翼”:学院奖以赛事选拔创意人才,侧重创意技能训练;创未来以实训项目培育实践人才,聚焦岗位能力提升,帮助学生实现 “职业觉醒”。

针对项目实施路径,周雄详细说明:“企业提出真实项目,学生‘揭榜挂帅’完成从策划到执行的全流程,基金会资助项目团队或学校,创意星球负责项目全周期组织。” 项目将为符合条件的学校、企业和学生颁发证书,并提供实习就业推荐等增值服务。

发布仪式:多方联动开启实践育人新征程

活动最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副秘书长周雄,广告人文化集团总裁穆虹,上海师范大学博导、学院奖评审主席金定海,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教授郭肖华,南昌大学教授曾光,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导沈虹,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长张广军,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系主任、教授、博导曾秀芹等嘉宾共同登台开启创未来项目的全新征程。

当数智技术重构产业生态,“创未来” 大学生实践人才培育工程的启动不仅是一次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更是对高等教育创新范式的时代应答。从 “以赛代学” 到 “岗课赛证” 的升级,彰显着从技能训练到职业素养培育的深层变革。当企业真实项目成为教学现场,当 AI 工具成为创意伙伴,这种将 “职场场景搬进教室” 的创新模式,让大学生在真实商业实践中完成从 “知识积累” 到 “价值创造” 的蜕变,使学生的实践成果与企业用人需求精准匹配,实现毕业求职的无缝对接。

63866
“创未来”大学生实践人才培育工程发布仪式:聚焦 AI 时代产教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