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至8日,“品见鲁南制药,传承精神力量——‘沂蒙山杯’中国青年公益微电影创作大赛评审暨第四届全国高校短视频联盟校企媒采风实践活动在鲁南制药集团盛大举行。活动由鲁南制药集团联合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组委会、天津创意星球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全国高校短视频联盟共同主办,旨在深化校企媒协作,激发青年公益创作潜能,弘扬时代精神。
01
红色之旅汲取榜样力量
本次活动以沉浸式红色文化之旅拉开序幕。参与者走进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纪念馆,通过珍贵实物与影像,深切体悟其赵志全同志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奉献社会的一生。“造福社会,创造幸福”的企业宗旨,不仅铸就了鲁南制药的精神内核,更成为激励青年砥砺前行的澎湃动力。
启达力中医文化馆的参观环节,嘉宾们沉浸于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馆内丰富的展品、前沿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展示,让大家看到鲁南制药在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上的不懈探索。鲁南制药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融合,开发出一系列疗效显著的中成药,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优秀范例。
随后"红色沂蒙"艺术党课宣讲团紧扣"党群心连心、拥军勇支前、日月换新天、时代谱新篇"四大主题,以沉浸式演讲生动展现沂蒙精神的传承脉络。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红色文化传播者的认可,更为红色精神在高校的传承搭建了桥梁,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生根发芽。
02
校企智慧碰撞合作新篇
7月8日上午,广告人文化集团总裁、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穆虹女士,鲁南制药集团品牌总监郁杰先生,广告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张汛先生,E-Link董事总经理巫晓曦先生,上海动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健先生,扬天传媒总经理姚政委先生,央视频《了不起的中医》栏目制片人、记者花云女士,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李明娟女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教授、硕导、学科带头人项建中先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科竞赛负责人王晔女士,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师杨涛先生,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秘书李鹏睿先生,鲁南制药集团品牌经理王光耀先生,鲁南制药集团拍摄组负责人王杰先生以及众多优秀教师代表和媒体嘉宾们出席活动。
寄语未来
郁杰:激活青年创意,搭建校企桥梁
郁总的精彩发言,聚焦青年群体与行业发展的深度关联展开。他指出青年市场是消费升级与产业创新的核心引擎,而青年创意则饱含着独特洞察与突破潜力。同时强调,要激活这股力量,校企合作正是关键纽带 —— 高校孕育创意灵感,企业提供实践土壤,让创意落地生根,为行业输送既懂创意又通市场的生力军。此外,他还提到广告行业恰是连接企业与市场、推动品牌传播的重要桥梁,在这一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穆虹:广告创新引领,赋能品牌价值
广告人文化集团总裁、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穆虹女士聚焦广告行业前沿趋势与创新实践。深度剖析在媒体环境巨变、受众需求多元背景下,广告如何以创意为核,赋能品牌传播与价值塑造。分享广告人文化集团在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品牌与受众深度连接方面的探索与成果,为广告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王光耀:赛事回顾展望,深化品牌传播
鲁南制药集团品牌经理王光耀先生进行沂蒙山杯微电影赛事项目回顾总结。他指出企业肩负挖掘红色精神普世价值、搭建青年传承创新平台、让沂蒙精神焕光彩的使命,发起并一直坚持益青春公益行动。五年来,行动不断创新形式,从走进高校宣传到线上互动,从微电影创作到首创赛事机制,成果丰硕:高校宣讲二百余所,15w+同学感悟沂蒙精神,收获作品两万余件,活动总曝光7亿+,实现业内8个第一。鲁南制药坚信沂蒙精神的力量,益青春项目是共益共赢之事,未来也将持续以公益之心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
创作分享
黄霁风:生态公益记录,创作实践分享
优秀教师代表南京林业大学黄霁风带来《生态公益纪录片创作分享》。结合自身创作经验,从选题策划、拍摄技巧、叙事结构等维度,深度解析生态公益纪录片创作要点。分享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展现生态之美、传递公益理念,以创作实践助力生态保护宣传与教育。
张玮玮:获奖作品复盘到避坑指南
浙江传媒学院优秀教师代表张玮玮老师带来《沂蒙山杯参赛经验分享 —— 获奖作品复盘与创作避坑指南》。凭借丰富的指导经验与对赛事的深刻理解,从获奖作品的创作脉络复盘入手,细致拆解选题构思、内容打磨、呈现技巧等关键环节,同时精准指出创作中易踩的 “雷区” 与规避方法,为创作者提供兼具实践性与针对性的参赛指引。
巫晓曦:借商业传播之力讲好公益故事
E-Link 董事总经理巫晓曦先生带来《小故事的魅力 - 商业传播赋能公益叙事》。基于在商业传播领域的深厚积淀,聚焦小故事所蕴含的强大感染力,深入阐释如何运用商业传播的策略与技巧,为公益叙事注入活力、拓展影响力,让公益理念通过更生动、更易触达的方式走进大众心中,实现商业传播与公益事业的良性互动。
曾健:挖掘好故事,塑造有魅力的品牌
上海动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健先生带来《品牌就是好故事》。结合多年品牌打造与文化传播实践经验,揭示品牌与故事之间的紧密关联,从故事的挖掘、塑造、传播等角度,解析如何通过讲好一个好故事,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与情感价值,让品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深入人心。
项建中:好创意+AI辅助:事半功倍
学院奖资深评委、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教授、硕导、学科带头人项建中老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评审经验,精准提炼出创意创作中 “人文洞察” 与 “技术赋能” 的共生关系,强调在 AI 工具日益成熟的当下,优质创意仍是核心竞争力,而 AI 的价值在于让创意落地更高效、表达更精准。结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项老师进一步指出,创作者既要坚守对生活的敏锐感知,也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在创意构思阶段善用 AI 拓展思路,在执行环节借助工具提升效率,真正实现 “1+1>2” 的创作效能。
在益青春、晓平专项赛事中,全国高校师生积极响应,深度参与主题创作,潜心研习沂蒙故事与品牌理念,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表彰在上述两项赛事中成绩斐然的教师代表,以及全国高校短视频联盟高校工作室,现场与会领导向高校教师代表颁发“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校企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并为高校办法校企实践—联盟晓平专项优秀成员荣誉证书。
此举旨在深化与鲁南制药的校企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赋能品牌传播,助力品牌在高校及社会层面构建更为广泛且深入的影响力。
03
精神高地感悟与公益赋能
深入九间棚景区,参与者被 “九间棚精神” 深深震撼 —— 面对自然条件的考验,九间棚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开山辟路、发展产业,让曾经的山地蜕变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青年未来直面挑战注入了强劲动力,更让大家看到,唯有拼搏实干,方能在奋进中开创美好前景。
与此同时,“沂蒙山杯”公益微电影大赛终评会紧张进行,专家从思想性、艺术性与创新性多维度严格评审。大赛汇聚全国青年才华,作品聚焦社会议题,以光影传递公益理念,彰显青年担当,有力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以初心续写担当,用行动传承信仰。此次活动将红色根脉、校企协同与青年公益创新有机融合,在传承精神薪火、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公益活力等方面贡献卓著,为社会发展注入蓬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