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 共创未来——五位校长参加学院奖评审观点集萃
作者: 广告人网
发布时间:2025-07-09
17488 168

当晨曦穿透评审室的窗棂,落在一件件凝聚着青春智慧的创意作品上,一场关于创意与教育的对话正在悄然启幕。6月22日到23日,多位校长齐聚学院奖2025春季专家评鉴会现场,以教育家的深邃目光与艺术家的敏锐触觉,解码当代设计教育的密码,以专业视角审视学生创意成果,深度探讨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路径。

他们的观点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既映照着学子们跃动的创意火花,展现了对当代学子创新潜力的肯定;更凝聚了对产教融合、教育改革的深刻思考,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从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长张广军对“产、教、赛”育人模式的肯定,到广州华立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马俊从作品中窥见的“双师型”教学成果;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校长仓平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到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副校长柏松赞赏的技术与文化融合创新…… 每位校长的感言都折射出学院奖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桥梁的重要价值。他们共同见证了青年学子在赛事中展现的社会责任感、技术应用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也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参照。

学院奖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充分体现了“产、教、赛”结合的育人模式。

——张广军: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长

作为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长,参与此次广告艺术大赛评审,深切感受到学院奖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充分体现了 “产、教、赛” 结合的育人模式。它为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型搭建了桥梁,促使学生系统整理专业知识,运用现代设计语言,精准呈现企业品牌需求,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实践赛道。作品形式丰富多样,佳作频出,堪称校企协同育人的典范赛事。

通过赛事平台,院校与企业实现了高效连接,不仅推动作品向市场转化,更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学生们在参赛过程中,直面企业真实需求,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成果,提前适应行业节奏。这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踏入职场前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赛还为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通过对参赛作品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洞察市场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从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大赛也为行业挖掘了众多优秀创意人才,为广告艺术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衷心祝愿学院奖越办越好,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创新人才、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广告艺术行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学院奖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赛事,对推动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仓平: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校长、教育部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东华大学设计学博导

作为评委参与此次学院奖的评审工作,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评审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青年学子们的无限创意与潜力,也对艺术设计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评审过程中,评委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共同为评选出优秀作品贡献力量。这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元融合的领域,不同的观点和视角能够激发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此次评审工作也让我深感艺术设计教育任重道远。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价值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我要向所有参与此次学院奖的同学们表示祝贺,你们的努力和才华让我们看到了艺术设计的未来和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经历,继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学院奖能够越办越好,为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奖不仅是创意的舞台,更是职业成长的预演场。

——马俊:广州华立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

作为广州华立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此次参与学院奖评审,是一次满载惊喜与思考的珍贵旅程。

当我翻开一件件参赛作品,深刻感受到目前“双师型”教学团队培育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成果在诸多作品中得到呼应。这印证了我们艺术设计教育中“文化传承赋能创新设计”的教学理念:艺术设计不仅是技术的呈现,更是文化基因的现代化转译。

此次评审中,那些兼具地域文化辨识度与技术前瞻性的作品,不仅获得评委认可,更启发我思考如何在未来课程中深化校企联合开发“文化IP数字化”等实战项目。此次评审,不仅是对青年学子创意的检验,更让我看到职业教育创新实践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可能。

学院奖不仅是创意的舞台,更是职业成长的预演场。广州华立职业学院愿与大家共同探索,我们将持续优化“教学做创用”一体化的实训体系,让每个有设计梦想的青年,都能在真实的产业场景中实现价值。也期待学院奖能继续搭建桥梁,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共同培育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实力的设计英才。

学院奖搭建了专业、开放、共进的对话平台。

——柏松: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副校长、教育部艺术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平面设计专委会副主任

欣喜见证本届学院奖涌现出的蓬勃创意!同学们以敏锐的洞察、先锋的表达和大胆的跨界融合,展现了广告新锐的无限可能。尤为赞赏三点:

一是拥抱技术前沿——积极运用AI工具拓展创意边界,探索人机协同新篇;

二是深植文化根脉——将中华美学基因与现代设计语言巧妙融合,传递东方智慧;  

三是创新锐气十足——敢于突破传统框架,用年轻语态构筑品牌叙事。  

这不仅是竞技,更是未来广告人的成长宣言。愿你们永葆探索的勇气:以科技为翼,以文化铸魂,用有责任、有温度的创意,持续点亮品牌之光!未来因你们更精彩!  

衷心感谢学院奖搭建了如此专业、开放、共进的对话平台。

学院奖是青年学生展示才华的璀璨舞台,更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起点。

——王英海: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理事长、校长

很荣幸能参与此次意义非凡的学院奖评审工作。自1980年建校起,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历经45载风雨兼程,矢志不渝地践行着培养“能用型”美术人才的使命。

通过这次评审,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的作品在创意、表现手法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他们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将时代的脉搏融入到作品中,展现出了当代青年独特的视角和对社会的关注。众多作品创意非凡,与我院“眼界 + 思维+实践=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契合。

评审交流环节,与各方专家的深入探讨让我收获颇丰。也坚定了我院持续深化 “引企入校、送师入企” 双向互动机制的决心。未来,我们将拓展与更多头部企业的合作,通过项目教学、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为学生铺就更优质的职业发展道路。

学院奖是青年学生展示才华的璀璨舞台,更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起点。期待学院奖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精准对接艺术设计教育与行业需求,培育出更多兼具创新精神与文化底蕴的设计人才,为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学院奖如同一个璀璨的舞台,既让学生的创意光芒得以绽放,也让教育者从中汲取改革动力。正如各位校长所言,唯有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深化跨界协同育人,才能培养出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实力的设计人才,为艺术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相信在学院奖的引领下,艺术设计教育将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共同勾勒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图景。

17488
匠心筑梦 共创未来——五位校长参加学院奖评审观点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