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深领军人眼中的学院奖:重塑营销生态的青春力量
作者: 创意星球网
发布时间:2025-07-14
76890 790

前言:

2025年7月31日—8月1日,备受瞩目的学院奖2025春季征集大赛成果发布仪式将在创未来·Y2Y品牌年轻节2025上正式举行,标志着历时数月的创意盛宴即将迎来高潮时刻。

评鉴专家合影

作为成果发布的前期关键环节——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于6月19日至23日在天津泛太平洋大酒店成功举办。这场汇聚了广告传播、品牌创意、数字营销行业领袖与资深专家的盛会,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严格把关,更是一场关于创意本质、人才培养与行业未来的深度对话。

百余位重量级专家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围绕创意人才培养路径、行业发展趋势走向等核心议题,分享了诸多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真知灼见。其中,胡宁军、龙飚、马志强、陶磊、王郁斌、杨斌、杨舸、杨海标、赵一鹤等九位业界资深领军人(按照姓氏拼音排序),以着眼未来的发展视野,为学院奖锚定行业高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眼中的学院奖!

胡宁军:青年创意 商业进化基因动力

阁册市场营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当数字经济与消费大变革交织,青年创意不仅是灵感的火花,更是推动商业进化的基因动力。本次评审中,我非常期待的想看到同学们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洞察,用科技思维解构传统命题——从文化传承的数字化焕新,到可持续消费的解决方案,来印证Z世代“向善创新”的基因。

面对市场竞争的激荡,我想寄语三点:

1.扎根真实需求:避免“创意悬浮”,深入用户场景打磨方案。那些精准击中痛点、兼具人文温度的作品,往往拥有更长生命周期;

2.拥抱技术赋能:AI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体验的钥匙。期待更多作品突破传统媒介框架,探索人机协同的创意新范式;

3.坚持团队韧性:所有伟大创意都诞生于碰撞与坚持。请守护那份“令人感动的赤诚”,它比短期成败更珍贵。

二十余万份作品背后,是中国创意新血的奔涌。愿我们共同守护这份锐气,让青年之光穿透市场迷雾,照亮商业未来!

龙飙:青春动能 重构营销生态

天娱广告副总经理

作为多年的老评委,我在学院奖平台上敏锐捕捉行业革新的时代信号,感同身受一届届大学生朝气蓬勃、永立潮头的青春之志。年轻创作者以独到见解诠释品牌价值,为传统广告注入鲜活的时代基因。这种代际间的思维碰撞不仅是创意竞技,更将催化营销生态的迭代升级。愿与新生代携手构建更具生命力的行业图景。

马志强:品牌与青春的共舞平台

东道品牌创意集团副总裁

学院奖经过多年举办,在全国院校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也为企业和广告业界所广泛认可。在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本着对企业品牌负责,对学生作品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从广告专业的视角,从解决品牌市场课题与否,从广告创意的对、新、巧等多个标准出发,对每个作品都进行认真的品评与筛选。让每个作品都能获得公平公正的评选。

我们欣喜的看到,最近几年,学院奖的学生作品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创意的成熟度、解读力、创新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期待同学们今后在生活的洞察力方面再深入一步,在品牌的市场营销力方面再提升一步,创意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所以说,学院奖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专业教育平台,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实践平台,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品牌与青春的共舞平台。希望广大高校能积极的支持同学们参与到学院奖项目中来,与学院奖顶流的专家团队一起,让同学们在企业品牌创意的实战中掌握课堂所育,对接企业所需,历练自身所学。为社会育才、为企业储才、为学生成才!

陶磊:学院奖 以热爱为凝聚力

25小时广告合伙人兼首席策划官

学院奖这么多年来把学界、业界和企业方凝聚在一起,要描述这种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那么只有一个词,就是热爱。从本次评审中可以看到,本新生代创作者的颠覆性思维正在重塑广告行业认知。AI的介入使得同学们的作品,在质量和成熟度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的创意,是否具有独特的切入视角,是否具有让人记忆深刻的创新点。新生代创作者的颠覆性思维迸发出令人振奋的能量火花,期待与这股创新力量同频共振,共同探索广告业的进化方向。他们对品牌基因的解构与重组,迸发出令人振奋的能量火花。期待与这股创新力量同频共振,共同探索广告业的进化方向。

王郁斌:洞察时代交汇下的创意力量

东方船(中国)传播机构CEO

一、需求与创意碰撞,评委之尺何量?

一方面,我们需审视参赛者对消费者洞察的剖析,能否精准命中企业隐匿未宣的痛点?因为唯有洞悉年轻市场深层需求,品牌方可崭露头角。另一方面,传播方案是否蕴含“可落地的巧思”?商业逻辑错综复杂,唯有巧妙编织,方能在市场中稳健落地。

学院奖评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人才与创意发掘之旅”,我们要甄别出那些天赋异禀、具备敏锐市场嗅觉的青年才俊,同时助力学生们找准具备商业价值的创意方向。企业需求与青年创意在碰撞中不断磨合、校准,方能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与提升。

二、惊喜洞察:打破常规,点亮创意之光

历经多年学院奖之旅,我深切体会到,最能触动内心的,并非那些与命题 “完美契合” 的方案,而是那些带来 “意外惊喜” 的独特洞察。

当代大学生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为解读Z世代提供了崭新视角。他们让品牌活动化身温暖贴心的陪伴,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起更为紧密且自然的情感连接,把传播语巧妙转化为年轻人的‘日常暗号’,瞬间拉近彼此距离。

由衷期待更多作品能够突破命题模板创意的束缚。因为企业所期盼的,远非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执行者,而是能够与之同频共振的伙伴。

三、从 “命题” 到 “实测”:高校与企业的携手共进

若欲使学院奖实现从 “命题” 到 “实测” 的跨越性转变,高校不妨将命题深度融入课堂教案之中,从“老师改作业”向“企业评方案”转变。使学生在校园中真切感受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市场的动态脉搏。而企业则应展现出更为包容的姿态,大学生方案中的不完美之处,往往蕴藏着最为鲜活的市场直觉,虽表面粗糙,却极有可能蕴含着璀璨的美玉。

今日学生们为命题方撰写的某句传播语,或许明日就将成为引领行业破圈的金句;今日为企业尝试制定的策划方案,或许明日就会成为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围的关键钥匙。这场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的学院奖之旅,恰似一场意义非凡的耕耘与收获。

杨斌:创意落地 驱动广告实效

北京世孚广告董事长

参与学院奖评审工作,让我看到学生创意中蕴含的巨大实效潜力。年轻创作者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将创意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使广告创意有了落地生根的可能。这些创意作品不再仅仅是脑洞大开的想象,而是有望成为品牌营销的有力武器。我期待着这些创意能够突破思维的边界,真正走向市场,为品牌带来实际价值,驱动广告行业朝着更加注重实效的方向前行,让创意真正实现其商业价值。

杨舸:滋养青年创意的源头活水

上海同盟广告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学院奖是滋养青年创意的源头活水。在评审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们以突破性的创意思维,解构传统广告语言,为行业提供极具启发性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品牌营销与传播环境剧烈重构的时代,我期待与年轻创意者同行,用创意为品牌传播赋能,推动广告行业突破边界。

杨海标:观青年创意 知时代风向

阿喀琉斯董事长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虽是老生常谈,同样适合当下的AI时代!技术变革带来工具迭代,时代只会抛下不使用新工具的人。当今的梓梓学子,虽然面临经济下行、就业困境等挑战,危机中仍孕育机会,人工智能带来新的产业、专业的重构组合就是机遇。

庄子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学院奖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青萍效应”的平台:通过年轻人的创意去感知时代的风向,在AI时代的风中起舞。

赵一鹤:以“心”创新

值得买科技集团副总裁

北京易合博略品牌咨询有限公司CEO

每一年的学院奖都会为我带来惊喜,不仅是每一年在作品量上的突破,更因为每一年作品都有突破常规的亮点。年轻人的思想是最应该不受束缚,不受限制的,每一年的作品,都能发现新的洞察点,新的创意表现方式,新的技术使用,我们不能用成熟去衡量作品表现,应该用“如何打破常规”来评判。

在AI和数字技术应用逐渐成熟的时代,新的创意表达方式远比如何用技术表达更重要,因为越卷的时候,越需要用心去洞察,洞察社会文化,洞察人性本质,洞察传播场景,洞察情绪需求。希望在未来,在“学院奖”能看到更用心的创新表达。

结语:

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圆满落幕,其留下对创意人才培养的深层思考与行业未来的美好展望,多位评审专家的见解共同勾勒出广告创意教育的多维图景。

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国广告创意产业正处新起点。学院奖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的重要平台,将持续发挥独特价值,培养兼具艺术情怀与商业思维、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创意人才。

创意求索之旅,仿佛陶渊明笔下“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桃源小径。今天,当无数青年在各自狭窄的甬道中前行,学院奖愿为守护创作本真的星火而存在,始终以公正评审和多元平台,共执火把,照亮前路,见证每一位青年创意人一步步走出,于天光乍破处,振翅飞向无垠的创意苍穹。

策划:郭兴医

作者:许天

配图:李铭辰

校对:许冰

76890
业界资深领军人眼中的学院奖:重塑营销生态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