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25年7月31日—8月1日,备受瞩目的学院奖2025春季征集大赛成果发布仪式与全场荣誉总决赛将在2025Y2Y品牌年轻节上正式举行,标志着历时数月的创意盛宴即将迎来高潮时刻。
评鉴专家合影
作为成果发布的前期关键环节——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于6月19日至23日在天津泛太平洋大酒店成功举办。这场汇聚了广告传播、品牌创意、数字营销行业领袖与资深专家的盛会,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严格把关,更是一场关于创意本质、人才培养与行业未来的深度对话。
百余位重量级专家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围绕创意人才培养路径、行业发展趋势走向等核心议题,分享了诸多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真知灼见。其中,党海燕、陈欣、白鸿洁、勾一茗、花云等五位传媒精英,结合自身深耕行业的心得,对学院奖这一媒企校协同平台表达了独到看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眼中的学院奖!
党海燕:以赛事紧密联动校企需求
央影(北京)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
能够参加此次评审会,深感重任在肩。长久以来,大学生所蕴含的创意才华一直广受瞩目,他们也总能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在所有学院奖作品中,我尤为关注短视频、微电影以及影视广告这三大类别,此类作品不仅表现力更生动,更是与电影频道的媒介属性相契合,我坚信借此能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后继有人!
学院奖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学生创意赛事,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学界诉求与品牌需求牢牢绑定,为教育添活力,为行业育英才。在此,衷心祝福学院奖越来越好,也祝贺同学们在比赛中斩获佳绩,绽放创意光彩!
陈欣:创意点亮可持续未来
凤凰网品牌中心总经理
好的品牌传播不是单向的信息推送,而是找到共鸣、形成共振。学院奖所促成的,其实正是年轻人和品牌的“共鸣”与“共振”。
从作品中可以看到,年轻人会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和形式去诠释品牌——可能是一条能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的短视频,可能是一组让人眼前一亮的海报,也可能是一段戳中人心的文字。这些不拘一格的形式,能让品牌传播跳出传统边界,以更鲜活的姿态触达今天的消费者。
期待能借由这样的赛事挖掘出更多有灵气的创意。让品牌故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表达走进人心。当学生的创意让品牌故事从 “推送” 变成“分享”,品牌价值自然就能在传播中沉淀下来。。
白鸿洁:创意新鲜脉搏 驱动营销未来
网易传媒营销管理中心策划总监
每年看学院奖作品,都像在触摸营销行业的 “新鲜脉搏”。学生们用游戏化思维设计品牌互动、用Z世代语境解读品牌,其实都是对消费心理最敏锐的捕捉。
说到底,好的营销从来不是 “完成传播 KPI”,而是让品牌在创意里获得持续生长的力量。期待你们带着灵感与巧思乘浪而行,因为这些作品中呈现的,正是未来营销应有的方向。
勾一茗:为青年创意喝彩
央视网生活频道负责人
学院奖作品充满创意与活力,让我深感惊喜——它们以新颖视角诠释年轻人对世界的理解,展现了年轻人对文化的敏锐洞察。作为内容传播者,我深受启发:这些创新表达正是我们频道追求的正能量源泉。
期待未来能有机会与这些才华横溢的选手合作,共同创造更多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能为品牌创造青春共创价值的好作品。感谢你们带来如此精彩的灵感!
花云:赋能品牌传播的青春舞台
央视频《了不起的中医》栏目制片人
本次参与学院奖评鉴,深刻感受到青年创意的蓬勃力量,学院奖为年轻人搭建了展现才华的舞台,也为行业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期待这个兼具专业高度与青春气质的舞台,持续孵化更多"守正创新"的优质内容,赋能品牌,影响大众。
结语:
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圆满落幕,其留下对创意人才培养的深层思考与行业未来的美好展望,多位评审专家的见解共同勾勒出广告创意教育的多维图景。
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国广告创意产业正处新起点。学院奖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的重要平台,将持续发挥独特价值,培养兼具艺术情怀与商业思维、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创意人才。
创意求索之旅,仿佛陶渊明笔下“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桃源小径。今天,当无数青年在各自狭窄的甬道中前行,学院奖愿为守护创作本真的星火而存在,始终以公正评审和多元平台,共执火把,照亮前路,见证每一位青年创意人一步步走出,于天光乍破处,振翅飞向无垠的创意苍穹。
策划:郭兴医
作者:许天
配图:李铭辰
校对:许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