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教融合成为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核心策略的当下,广告人文化集团积极响应号召,以产教融合实践项目为载体,整合 200 + 企业资源,构建起覆盖全国 2060 所合作高校及 8048 个院系的产教融合生态。这一生态通过资源对接、能力培养、价值转化的全流程设计,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系统性支撑,成为校企协同的战略枢纽。
广告人文化集团依托 20 余年行业积淀,整合品牌主、智业公司、媒体机构等多元企业资源,形成 “企业需求 - 高校培养” 的精准对接机制。其中,524 家品牌主涵盖医药、食品、日化、汽车等领域,469 家智业公司提供专业策划与创意支持,194 家广电及报刊媒体搭建传播渠道,共同构成完整的创意产业资源矩阵。
对高校而言,这一资源整合体系打破了校园与产业的信息壁垒。企业真实项目(如品牌数字化转型策划、新品市场推广)可直接转化为高校教学案例,教师可将蒙牛、京东等企业的品牌传播命题融入广告学、市场营销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中直面商业实战。同时,集团通过 “企业资源仓库” 建设,为高校提供行业案例库、实战金案解析等教学资源,全年更新超 1000 份企业实践素材,助力高校优化课程内容,确保教学与产业需求同频。
基于整合的企业资源,集团打造 “以赛带学 + 项目实战” 双轨培养模式。学院奖作为核心赛事载体,每年吸引 150 万高校学生参与,命题紧密围绕企业真实需求,如快克药业的品牌年轻化传播、凯迪仕智能锁的创意营销,学生需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从市场调研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创作。
赛事筛选出的优秀人才与创意,将进一步参与 200 + 企业的真实项目实战。学生以团队形式深度参与品牌推广、数字营销等项目,从需求解读、策略制定到执行评估,全方位模拟职场流程。例如,参与鲁南制药 “沂蒙山杯” 项目的学生,需结合公益主题策划传播方案并落地执行,在实战中锤炼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核心能力。对高校而言,这一模式弥补了校内实训的局限性,推动 “双师型” 师资建设 —— 教师通过指导企业项目,与行业专家深度协作,将实战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年均开展 70 + 场校园巡讲,覆盖 40 + 城市高校。
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集团构建 “技能认证 - 就业推荐” 价值转化闭环。推出 “创意星证书”“传播之星证书” 等认证体系,依据企业岗位标准,从创意能力、执行效率、市场洞察等维度量化评估学生实战成果,认证结果获 200 + 合作企业认可。
在就业环节,集团依托创意星球网与智联招聘共建的 “创意优才专区”,将学生认证信息、项目经历与企业岗位需求智能匹配。2024 年数据显示,持有认证证书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较未认证学生提升 30%,如参与茅台王子酒项目的学生,通过专区推荐进入酒类品牌营销岗位的比例达 45%。对高校而言,这一通道不仅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更通过企业反馈数据反哺教学改革,例如根据企业对 “新媒体运营人才短视频技能” 的需求,调整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形成 “培养 - 就业 - 优化” 的良性循环。
集团通过 “产教融合基地”“品牌高校行” 等载体,构建校企协同长效机制。目前已与 50 + 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高校提供实习岗位超 1000 个 / 年;“品牌高校行” 活动全年覆盖 100 + 高校,企业专家走进课堂解析行业趋势,如碧生源品牌负责人在高校分享健康品营销实战经验,助力师生更新行业认知。
此外,集团搭建创意星球网院校云展厅,展示高校教学成果与学生作品,2024 年线上展厅访问量达 3000 万次,为高校提供成果传播与交流平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从 “短期项目合作” 升级为 “长期战略协同”,如中国传媒大学与集团合作开设 “创意实战工坊”,将企业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年均输送 50 + 优秀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实习。
广告人文化集团通过整合 200 + 企业资源,构建起 “资源对接 - 能力培养 - 价值转化 - 生态赋能” 的产教融合生态,为 2060 所合作高校提供从教学优化到人才输出的全链条支持。未来,集团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更多适应创意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请添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