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服务的价值提升:广告人文化集团如何通过 “创意优才专区” 实现青年人才的精准对接
作者: 李铭辰
发布时间:2025-08-26
17096 186
    在产教融合成为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核心策略的当下,广告人文化集团积极响应号召,以产教融合实践项目为依托,打造 “创意优才专区” 这一人才对接核心载体。该专区深度链接全国 2060 所合作高校及 8048 个院系,整合 200 + 企业资源与百万青年人才数据,通过 “能力画像 - 岗位匹配 - 就业赋能 - 教学反哺” 的全周期服务,实现青年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咬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从成果转化到质量优化的系统性支撑。
 

一、能力画像构建: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量化标尺

    “创意优才专区” 以广告人文化集团旗下学院奖赛事(国家级核心创意赛事,历经 25 年 22 届,年均 150 万学生参赛)与企业实战项目为数据基础,构建多维度青年人才能力画像。画像整合学生在赛事中的创意表现(如品牌策划方案、数字营销作品)、企业项目中的实战成果(如品牌推广落地效果、团队协作贡献),以及 “创意星证书”“传播之星证书” 等技能认证结果,从 “创意能力 - 执行效率 - 市场洞察 - 职业素养” 四大维度进行量化评估,形成可视化人才档案。
    对高校而言,这一能力画像体系打破了传统教育 “重理论轻实践” 的评估局限。一方面,高校可通过画像直观掌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短板 —— 例如针对广告学专业学生 “数字工具运用能力不足” 的画像反馈,及时增设大数据营销、短视频创作等课程模块,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频;另一方面,画像为高校教学成果评估提供客观依据,相较于传统考试成绩,画像中的实战数据(如项目完成度、企业满意度)更能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高校精准优化培养方案,年均超 500 所合作高校通过画像数据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二、岗位智能匹配:打通高校人才输出的精准通道

    “创意优才专区” 依托创意星球网与智联招聘的技术协同,构建 “人才画像 - 岗位需求” 智能匹配算法。专区整合 200 + 合作企业(含 50 + 上市企业,覆盖医药、食品、日化、汽车等领域)的真实岗位需求,如品牌策划、新媒体运营、创意设计等核心岗位,明确岗位对 “创意构思”“项目管理”“数据分析” 等能力的具体要求,通过算法将学生能力画像与岗位需求进行维度比对,实现 “人岗适配” 的精准推荐。
    这一匹配机制为高校解决 “人才输出与市场需求脱节” 的核心痛点。数据显示,通过专区匹配的高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传统求职方式提升 35% 以上 —— 例如某合作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凭借 “短视频营销项目实战成果 + 创意星证书” 的画像优势,通过专区精准匹配进入快消企业新媒体岗位,入职后 1 个月即可独立承担项目;同时,专区为高校提供 “就业质量动态监测” 功能,高校可实时查看毕业生岗位适配度、企业反馈评分等数据,如发现 “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在内容策划岗位留存率低”,可针对性强化叙事逻辑与商业需求结合的教学内容,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向。
 

三、就业赋能延伸: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的全周期支撑

    “创意优才专区” 并非局限于 “匹配推荐” 单一环节,而是延伸至就业前赋能与就业后成长的全周期服务。就业前,专区依托创意星球网教学资源库,为高校学生提供行业案例库、数字工具教程、职场礼仪课程等就业准备资源,年均更新超 1000 份企业实战金案;针对即将入职的学生,专区联合企业开展 “岗前实训营”,如与凯迪仕、鲁南制药等企业合作,模拟岗位真实工作场景,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流程。
    就业后,专区建立 “毕业生职业成长追踪” 机制,持续收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与岗位需求变化。对高校而言,这一延伸服务形成 “培养 - 就业 - 成长” 的闭环赋能:一方面,岗前实训有效缩短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周期,合作高校数据显示,参与实训的学生入职后岗位胜任期平均缩短 40%;另一方面,职业成长数据为高校长期优化人才培养提供产业反馈 —— 例如根据企业反馈 “新媒体运营岗位需强化直播电商技能”,高校可在数字媒体专业增设直播策划与执行课程,确保人才培养始终紧跟产业链发展趋势。
 

四、教学反哺支撑:助力高校优化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创意优才专区” 将人才对接过程中产生的企业需求数据、就业反馈数据,转化为高校产教融合教学的核心资源。专区定期向合作高校输出《产业需求白皮书》,内容涵盖 200 + 企业对 “广告学”“新媒体运营”“艺术设计” 等专业的能力要求变化,如 “数字营销岗位对‘AI 创意工具运用’的需求增长 30%”“品牌策划岗位更注重‘Z 世代消费心理洞察’” 等趋势分析;同时,专区精选企业实战项目(如茅台王子酒 “奋斗美青春” 传播、快克药业年轻化营销)转化为高校教学案例,供教师融入课堂教学。
    这一教学反哺机制为高校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提供 “产业源头活水”。例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合作高校,通过专区提供的企业需求数据,重构 “品牌传播”“创意设计” 等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块,将企业真实 Brief(如新品推广策略)转化为课程作业;年均 70 + 场 “创意大讲堂” 校园巡讲中,企业专家结合专区案例解析行业趋势,助力高校教师更新实战教学经验,推动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超 2000 名高校教师通过专区资源实现教学能力升级。
 
    广告人文化集团 “创意优才专区” 以全周期服务重构人才对接逻辑,为 2060 所合作高校搭建起 “教育成果 - 产业需求” 的桥梁。未来,集团将持续深化专区的数据整合与技术迭代,进一步提升人才匹配精度与就业赋能质量,助力高校培育更多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
17096
全周期服务的价值提升:广告人文化集团如何通过 “创意优才专区” 实现青年人才的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