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茅台学院内,“奋斗美青春·王子音乐节”全国汇演落下帷幕。舞台上,原创音乐、青年演说、父子对话轮番上演;舞台下,品牌方、高校、媒体、Z世代观众共同构筑了一场精心筹备四个月的文艺狂欢。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青春洋溢的音乐节;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是传统品牌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一次战略转身——茅台王子酒,正试图以“奋斗”为桥梁,完成与年轻一代的情感接驳。
从“酒香”到“心声”:
品牌叙事的转向
在营销场景中,茅台的品牌形象多与“国酒”、“匠心”、“传统”等词汇紧密相连。而“王子音乐节”的推出,则标志着其传播策略的明显转向:从产品功能转向情感共鸣,从历史积淀转向青春表达。
“奋斗美青春”这一IP的构建,并非偶然。在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今天,品牌若不能融入其文化语境,便难以避免被边缘化的风险。茅台王子酒选择以音乐为媒介,以“奋斗”为主题,正是看中了这一议题的广泛包容性与情感动员力。
原创音乐作为青年叙事的载体


在“王子音乐节”的策划中,原创音乐被有意识地打造为与青年对话的核心媒介。全年十所高校、七十余个原创节目的征集与筛选,不仅是内容的富矿,更是一场精准的品牌洞察。最终呈现于全国汇演的《向阳而生》、《蜕变》、《怪天才》、《就算在失落的节奏里也要咚恰恰》等作品,其价值远不止于舞台——它们是Z世代多元音乐审美与积极价值观的样本,通过将这些青年原创内容收编为品牌叙事的一部分,茅台王子酒成功地将其品牌精神植入了当代青年文化的脉络之中。
青年学子通过歌词、节奏、舞台表现,传递出对自我认同、社会观察与未来想象的多元理解。而品牌则通过这些内容,完成了从“讲述者”到“倾听者”再到“共创者”的角色转换,悄然将品牌精神植入青年文化土壤。
“父与子”的符号化共演:
传承的现代演绎
活动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五位青年奋斗者的父亲惊喜现身。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增强了仪式感,更在象征层面完成了“父辈匠心”与“青年创新”的对话。
这种代际同台的叙事,既呼应了茅台王子酒一贯强调的“传承”基因,也为“奋斗”这一抽象概念赋予了具象的家庭情感与历史纵深感。品牌在此过程中,不再是外在的赞助者,而是情感场域的搭建者与文化仪式的组织者。



品牌年轻化:
是策略,更是长期命题
全国汇演线上线下传播覆盖355.4w人,“王子音乐节”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事件。它借助青春内容实现破圈传播,通过情绪共鸣强化品牌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茅台王子酒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
但值得思考的是:一场音乐节之后,品牌与青年的连接能否持续? 当音乐停止、灯光熄灭,品牌是否还能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
品牌年轻化不是一场活动、一次传播,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产品、渠道、内容、社群的协同推进,更需要品牌在价值观层面与年轻人建立真正的共识。
“王子音乐节”让我们看到,传统品牌正在努力打破年龄与圈层的壁垒,尝试与年轻人建立更柔软、更真诚的对话。这条路并不轻松,但也正因如此,每一次有价值的尝试都值得被记录与思考。
当茅台王子酒喊出“奋斗美青春”的口号,它已不仅是在推销一瓶酒,而是在参与一个时代的青年文化建设——而这,或许是品牌在这场音乐节中,最值得被看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