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的公益心
作者: 赵阔
2014-04-08 15:16:45
10308 128
文/本刊编辑部
 
麦肯中国连续两年制作央视春晚的公益广告,在大平台的宏大叙事下,将公益广告从边缘位置拉回到视线聚焦的舞台中央。在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当下,正能量的传递越来越依赖于对正能量的解读,说教式的公益广告只会让人们更反感,如何让人们感动的同时又被潜移默化,从而达到传播目的,是公益广告永恒的难题。而麦肯连续两年都没让我们失望。

 
麦肯的公益广告情结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麦肯光明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为中央电视台做不同的公益广告。比如一个名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系列广告,前后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了将近10年,反响强烈。非典时期麦肯光明也做了关于环境卫生的平面公益广告,细算下来,麦肯光明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做了30多个公益广告。
 
对于这些成就,莫康孙谦虚的表示,这是麦肯光明作为一个广告企业应该做的回馈社会的事情。不管是广告企业或是任何一个产品品牌企业,有机会就要回馈社会。公益广告也是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不论是家庭价值观还是爱护社会的品德,以至于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透过公益广告都得以彰显出来。让每一位受众都得到感动和提升是麦肯光明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有需求、有资源,麦肯光明的全体员工非常愿意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
 
公益广告的主流影响力
 
中国的公益广告历史几乎就等于中国广告的历史,但公益广告一直扮演着补充的角色,很少有用心用力的以商业模式来操作的精品。近两年因为央视春晚的平台,公益广告第一次造成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而广告本身的创意也很重要,中国大陆的公益广告历来偏重于说教,实际效果并不好。而麦肯在去年春晚以《回家篇》让人惊艳后,今年春晚又以《筷子篇》和《感谢不平凡的自己篇》让人持续感动,到底麦肯为什么能够创作出如此感人的公益广告,以至于让其如此“实效”,本期广告人独家采访麦肯的公益广告团队,深入探讨公益广告的影响力问题。□
 
责编:李春生

#p#副标题#e#

公益传播的主流化

文/莫康孙  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要创作一条有新意,又完全不同于2013年回家视角的公益广告,我们坚信创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伟大的创意往往就存在于平凡老百姓的生活点滴中。”
 
提及再次操刀春晚公益片,莫康孙补充:“身肩为亿万中国老百姓掌勺这道春晚大餐,本身就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我们能有幸连续两年被央视选中执导春晚的公益广告,倍感兴奋,这或许是很多广告人一辈子都很难遇见的挑战。”
 
我的理解,公益广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粹以不牟利为目的,包括公益宣传单位与创作执行单位。譬如说,环保局为空气污染问题,呼吁市民如何做出适当性的行为改变,响应这个活动而达成改善环境空气品质。
 
创意执行是透过精美设计的视频,而达成传播任务。这个行为是为社会公益,不管是呼吁的单位,制作的单位,甚至是发布的媒体单位,都是为公益而奉献,不应视这个为商业行为。作为一家专业的广告代理,设计精美有创意的广告是我们的专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具备社会责任心,以广告专业的经验、才能、人力等,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
 
但是另外的一种公益模式,是企业为了响应某种公益主张(例如献血、爱护环境、行车安全、照顾老人等主题)而间接地为自己品牌做形象推广,以公益主题为名,但是以建立品牌形象为实的动机。这样的广告宣传,算是一种品牌营销,那广告代理对这种工作任务也可以视为一种商业性行为。收取代价是应该的。
 
在过去的两年为春节创造的《回家篇》系列短片、《筷子篇》短片、《感谢篇》短片。可以视为为不牟利机构而创造的作品。包括广告代理,制片公司,都是以成本价来完成这些视频的任务。而且,我们耗的时间跨越两三个月,而且非常的投入。或许是非牟利性企图的公益工作,每一个参与的专业人员对这个项目都给予百分之两百多的关注、参与、努力、坚持而完美的完成这个有意义的任务。这种奉献的精神,不是金钱能够换取的。


整个立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碰撞的过程


为保证品质,莫康孙坚守在制作一线
 
用公益心拼专业事
 
之所以最后能有如此成就,原因一是选题、二是竞争、三是承诺、四是坚持。但是麦肯在这个项目里头,利益、输赢、自我挑战等不是放在第一位,我们只是无条件但有能力地参与公益事业。我们要做得开开心心,全心全意投入,把社会的一些问题透过我们的专业创作而与大众沟通,企图影响他们的想法,也能唤起一些反应。就因为这样,参与的团队并没有感觉太大的困绕与压力。无欲则刚,我们还是以平常心来对待这些挑战。同样的,我们明白到创意是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们也得理顺社会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但以春节期间最能打动受众的哪种公益话题作为我们的选题对象,尽了力我们就是输了也在所不辞。我们能承诺的是我们给予最好的创意而不是大陆货。赢了,我们坚持完美的过程与结果。输了,我们坚持有机会检讨,重整队伍,再杀一趟。
 
公益广告的使命回归
 
对公益广告来说,原来就应该负有这个使命。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踏踏实实的传播一些信息。央视春晚是万众触目的平台,得有一个亮丽的演出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一次备受肯定,客观的说,就是选题正确,时间配合,创意得体,传播及时。简单的说,真的是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要素。我一直强调,公益事业,公益广告都不应该以利益作为大前提。这次的成功,虽然有许多人以营销利益来分析这个案例。但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公益广告能够透过创意与传播把一些主张散播,获得正面的反应,增加正能量来让这个社会更充满和谐、更促进幸福,这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成功的公益活动。麦肯广告一直以来都有这个公益心。能够以巧传真实,善诠涵义 (TRUTH WELL TOLD / 麦肯的企业理念)来创造一些好的广告,也再一次展示给我们平常服务的客户,或许是未来的潜在客户,都是再次证明,麦肯是有能力的、有社会公益心的、是对这个社会负责任的。
 
远离说教,做“实效”的公益广告
 
说教的方式估计今天对受众都不爱听。我觉得公益广告得要选好题目,否则对受众来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与主张,一点效果都没有;事不关己,根本听不进去。题目选好之后,就是考虑用哪种方式来表达、来传播。这就是创意关键的地方。原创性、相关性、震撼性、这三个做好创意的基本元素许多人都知道。但恰恰在进行公益广告创作过程中,经常给忽略掉,就是实话实说,平铺直诉,一点特殊的地方都没有。但另外也有许多创意人给予自己太多的要求与压力,企图心太强(例如参赛获奖),这样反而让创意变得曲高和寡,复杂,难以理解,不接地气。我相信有影响力的公益广告,必须要选与受众有关联的题目,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听。然后以平常心来创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作品。创意应该是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处理,我一直相信,能做出感动自己的创意,才能感动别人。能感动到受众,才能产生“实效性”,公益广告才能体现其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责编:李春生
 

#p#副标题#e#

公益广告的大制作和微洞察

文/孙涛 麦肯·光明国际广告公司创意副总监
 
首先我想以《筷子篇》为例谈谈从接到客户最初的创作要求到最后形成核心概念的过程,在“回家”、“传统文化”这种宏大的概念下,如何洞察到感动人心的细节。
 
从2012年给CCTV春晚创作了《回家系列》公益广告以后,2013年10月麦光明广告公司又再次收到了CCTV统一发送的马年春晚公益广告比稿邀请,这是CCTV面向全国10多家国际4A与部分国内广告公司统一发送的比稿邀请邮件。
 
但是如何创作一条有新意,又完全不同于2013年视角的公益广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春晚与春节期间的特殊时间窗口,怎么样的公益广告才能让全国13.5亿百姓产生情感的高度共鸣?是整个公益广告创意团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麦肯百年来传承的理念就是(Truth Well Told 善诠含意,巧传真实),在这个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还是很自然的把真实生活的洞察放在了创意考虑的环节。
 
大平台的“定位”难题
 
“央视+春晚”这样高规格的传播平台,也要求广告要适合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口味,这与广告的“定位”、“诉求单一”等创作理念似乎是背道而驰的,首先我们要解决这个矛盾。
 
春晚,在中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符号,极高的收视率和全民关注度决定了里面播出的任何内容,所面对的将是几乎所有中国观众的审视,这些观众将不分年龄,职业,民族,地域……这对创意的难度要求是巨大的,一般的广告都是诉求点非常单一清晰,但是春晚公益广告却必需要解决如何让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老百姓能看的懂,看的感动,看的有共鸣,这就要求必需回归到创意最本质的核心中去寻找突破,我们相信只有最真实自然的情感才能打动十几亿的普通百姓。
 
以敬意对待压力
 
为春晚创作公益广告,本身听到这个命题就已经足够惊人了,中国古话老说:众口难调。而且是为十几亿人定制创作一条公益广告,这中间的难度是无法形容的,又是和各大广告公司创意团队之间竞争比稿,时间的压力创意的挑战都是非常高的。我们也再次把创意的视角对准了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意的灵感,然后淬炼出大众情感的人性化表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意,才是能够被绝大多数老百姓理解接受并有共鸣的创意。
 
连续两年的创作过程,创意团队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都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真实的中国百姓,是多么的可敬可佩。那一个个普通的百姓用自己的真实生活,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大戏,无论是《回家系列》中所有中国人春节期间对家那种朝圣般的回归,还是《筷子篇》中普通老百姓生活里那些细腻的情感表达,都是生活本身给到我们的教诲和启迪,对真实的生活本身我们需要始终饱含敬意。
 
成功的因素
 
1.平台:春晚这个特殊的平台提供了极高的广告传播效应,春晚当天7亿多人的收视率是一个巨大的关注保障。
 
2.情怀:无论是2013年的《回家系列》还是2014年的《筷子篇》,所有的创意角度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抓取,创意主题要接地气,要通俗易懂。创意视角可以小,但是情怀一定要大。
 
3.制作:从2013年蛇年春晚的《回家系列》公益广告到2014年马年春晚《筷子篇》公益广告的执行,在电影品质的质感要求下,整个公益广告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避免了很多广告创意非常好但是因为预算太低执行粗糙的难题,当然相对与一般传统商业广告项目,我们这两次春晚公益广告的执行预算还是非常低的,今年麦肯创作的《筷子篇》和《感谢平凡的自己》篇也非常感谢制作公司的鼎力支持,也希望社会各界对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4.细节:我们主张一种含蓄的情感表达,一般惯用的煽情技法是被我们丢弃不用的,因为做作的情绪并不会是真正触动心灵深处的东西。
 
我们用生活本身的戏剧张力来说话,每一个故事的细节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本身,在生活中寻找细节,完善细节,升华细节,让生活中的情感 感动生活中的我们。□
 
责编:李春生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老莫聊公益广告《筷子篇》背后故事
 
现在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写文章太花时间了,干脆来一通电话,一条微信、或许微博、或是短信,电邮等工具。既然是直接表达,又可以选择分享,更可以用第三人称来掩盖自己的身份与恐惧感、保持私隐。喜怒哀乐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喜乐肯定群体组织,大吃大喝。哀怒肯定单独行动,侍机报仇。也有些人喜欢透过唱歌(或卡拉OK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感受。唱别人的歌词,动听的旋律,既可以美化、也可以淡化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虽然说键盘的兴起同时带给现代人们一种隔膜,但相对以下,我还是感觉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近了。
 
老外有一句名言,“To know home to be a traveler”, 意谓人游千里,心有所属的地方就是“家”。“家”对我来说,就是让我眷恋的、牵挂的、不想离开的;“家”能让我静下来、安定下来、让我觉得非常舒服,愿意落叶归根的地方。□

#p#副标题#e#

公益广告《回家》让麦肯斩获重量级奖项

 
5th China Cre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s
(第五届中国创意传播国际大奖)
Grand Prix 全场大奖 Gold 金奖 
 
National Television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 Awards
(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
Gold 金奖
 
SPIKES ASIA(SPIKE ASIA创意广告节)
Craft/Directing-Silver 技术/导演—银奖
Craft/Editing Bronze 技术/剪辑—铜奖
Film/Public Service-Finalist 影视/公关服务—决赛入围
 
EFFIE(艾菲奖)
Public Service – Silver 公共服务—银奖
Short Term Campaign - Finalist 短期广告运动—决赛入围
 
CHINA 4A(中国4A金印奖) 
Best of Best - Grand Prix 全场大奖
Film/Public Service - Gold 影视/公共服务——金奖
 
CHINESE ELEMENTS(中国元素)
Grand Prix 全场大奖
 
CAA YELLOW RIVER 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  
Film of the Year  Gold年度影片金奖
 
The 36th Times APAC Advertising Award (36届时报金像奖)
TV/Cinema Films - Cinematography、Direction、Editing 
技术类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
TV/Cinema Film Categories Public Services -  SILVER
影视类公共服务-银奖
 
以上奖项均得自于2013年度

 
幕后的辛苦也是快乐
 
谈到拍摄过程,老莫和孙涛有很多故事分享。对于广告拍摄来讲,天气的变化莫测对剧组是巨大的挑战。《春节回家》系列广告的拍摄经历了从40度赤道的炙热到零下25度东北的严寒,横跨两大洲的拍摄场地,天气是不可控的。然而,整个拍摄过程却出奇的顺利,所有的天气跟预想当中几乎一样。
 
比如在拍摄骑摩托车回家时需要下雪,在拍摄前几天雪还没有下,当时整个团队心急如焚,正在考虑是否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方。但是就在临近拍摄前两天,赶路的时候边下起大雪,一路漂亮的雪景感觉很奇妙。
 
在福州海边拍摄时需要自然的海浪,前一天风平浪静,第二天想出海时海浪却很大,接近3米。渔夫不建议出海,但是制作团队还是要求出海,因为那个状态是最自然和真实的,最终画面拍摄出来让所有人都很满意。
 
同时,在拍摄过程中,制作团队还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帮助。不论是重庆火车站的员工,还是贵州当地的群众演员,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人们了解到团队的工作,都会热心的给予帮助。所有人对公益事业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所有群众都有参与意识。当人们知道你在做公益,他们的眼神就会从提防心态变成随和状态,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人的善良。□

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