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茅台王子酒品牌方、学院奖组委会的老师们:
你们好!
我是“茅台王子杯·奋斗美青春”第三届大赛的校园品牌官、南京工业大学2024级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杨秀艳。写下这封信时,正处于八月盛夏,树木枝桠疯长,却总抵挡不住艳阳,这时,最舒坦的莫过于迎面而来的空调的气息 ,人们总会想象,从空调的发明到国家的发展,这就像是一瓶历经百年窖藏,如今正在醒酒的东方老酒——茅台。酒体,开坛,醒酒,香气走向,酒劲,醒酒未完,茅台的每一步都更像是在发展,而茅台王子酒就像从发展中应运而生是的产物。烈度已柔,底蕴更厚。于是,世界举杯,入口是五千年,回甘是未来。我想,这就是我和王子酒之间最妙不可言的联结。
从5月官宣成为校园品牌官起,我第一次踏入茅台王子酒在的校园时光,是隔着镜头,也能闻到的“酱香”。观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长学姐的广告海报设计、营销策划、ai视觉艺术、短视频、IP形象设计等创意设计,也让我第一次真正端起王子酒。坦白说,在成为校园品牌官之前,我对白酒的想象还停留在父辈的酒桌文化。而这些看似琐碎的瞬间,也让我意识到,学院奖不是在比稿,而是把品牌交到我们手里,让我们用年轻人的语言重新翻译它,感受它在人生奋斗的不同阶段的心理体验。
初闻像是雨后赤水河畔,熟透的苹果和炒香的坚果,辛而香甜;入口像有人把一团软绒绒的火顺进胃里,舌头微麻过后,是小麦的绵绸,从喉咙一路暖到胃,好像胸腔也被炒成焦糖色,紧接着,浮上来的是老酒厂窖香带来的酱香,像是翻开一本旧书的纸浆味,古老而稳重,香气仍在,但底蕴未尽,入口依旧醇厚;带来的余味让人忍不住再痛快的来一杯。
茅台王子酒,像是一位清晨在薄雾里缓缓醒来的少年剑客,虽半梦半醒,却仍藏不住锋利与朝气,带着温热的胸腔在晨风里微笑,多了几分亲近的烟火气。
作为校园品牌官,对茅台王子酒校园推广的建议有以下几点,仅代表学生群体提出,仅供贵方参考。
首先,是“轻门槛”,让第一口没有压力,做成饮料级体验,降低年轻人第一口的辛辣和“经济压力”,并且设立可以长期利于年轻人沟通的机制。
其次是“高互动”,放大“奋斗美青春”的主题IP,在每所高校设立不同品牌打卡区,可与其他品牌联名,通过高校快闪“酱香闯关”的名称,设立一些游戏活动和酿造知识问答,成功达到要求可兑换奖品或品尝装,满足Z时代的“打卡癖”。或者在各高校推出王子酒“酿造”胶囊(时光胶囊),写下十年后的自己,寄给从餐桌到酒桌的自己。
最后是“能共创”,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做成“作品年鉴”公开出版,扩大宣传的同时,真正实现“创意变现”,把年轻人从“消费者”变成“合伙人”。同时可以开放实习岗位和茅台镇实习名额学习酿酒,让大学生在了解酿酒的同时也成为了校园里最懂酱香的KOL,同时可以对具备商业化潜力的学生方案进行设立,如制定酱香风味创新饮品及限定文创周边。让年轻人先“玩”起来,再“喝”下去,最后“晒”出去,就能让茅台王子酒真正从父辈的餐桌走进年轻人的口袋与朋友圈。
在这,感谢茅台王子酒和学院奖,把这样的“舞台”交到我们手里,这更像是一场跨次元的对话,告诉我们,我们的创意和想法不再是作业,也是可以被世界听到的声音。我知道,白酒行业正在被“低度”“潮饮”冲击,但我始终相信:真正的经典不会老去,它只是需要一次“用青春重启”的契机。期待与贵方携手,让“奋斗美青春”的口号持续照进广大学子更辽阔的人生。
如果有一天,王子酒真的推出“校园限定”,请一定在瓶背印上那句话——“敬我们尚未抵达的远方,也敬此刻微醺的勇敢。”
愿王子酒永远少年,愿学院奖永远热泪盈眶,愿我们永远热烈。
仅此奉函,静候佳音
南京工业大学 广告艺术设计
2025级 杨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