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详情
新闻动态
视频专区
赛事详情
命题单位  达利食品集团
创作说明

★产品名称

可比克·寻味中华系列纯切薯片

★广告主题 

0反式脂肪 纯切薄脆更快乐 

★品牌调性主张

快乐、年轻化、活力、个性、健康

★大赛目的

1.校企实践:达利食品再度牵手学院奖,通过策划案征集加策划案落地的形式,推动大学生与行业实践深度接轨,让策划不再纸上谈兵。培养大学生对创意从构思到执行的全流程认知与系统化操作能力,公益助力高校实现真正的实践教育。

2.实训项目进课堂: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实战能力,此次大赛组委会全程培训指导,以可比克为例形成实训项目,锻炼项目组成员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活动策划及执行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未来可以直接入职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响应教育部的人才教育战略落地。

3.品牌心智渗透:精准聚焦校园场景,通过创意策划与落地活动,向大学生传递可比克0反式脂肪 纯切薄脆更快乐的核心产品卖点,同时推广新品“可比克寻味中华”系列纯切薯片,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强化可比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年轻化”、“时尚化”品牌认知,塑造更具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4.高校终端触达:以青年创意为核心,设计符合大学生兴趣的互动场景与活动,通过年轻人的创意表达与参与方式,深度触达校园圈层,使可比克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场景中的首选品牌。

★目标消费群

Z世代、学生群体、年轻上班族

★主要竞争者

市面上其他薯片品牌

★建议列入事项

1.作品要求基于本校校园场景、鼓励运用校园媒体与推广资源、可落地执行。

2.所有参赛团队需确认能够将完成的策划案在本校校园内进行落地。

3.创意玩法新颖,正能量,符合品牌调性。

4.参赛团队所有设计的物料及字体需注意版权问题,只能使用免费可商用的字体或品牌所提供的字体库内的字体。

★命题要求阐述

【营销策划】

在大赛主题“0反式脂肪 纯切薄脆更快乐”的前提下,结合参赛产品“0反式脂肪 纯切薄脆 寻味中华 传播地道中国风味”的卖点,在各项校园活动或节日节点里,整合校园媒体及社交媒体,策划能够在校园内实际落地的校园营销推广活动。打造“有亮点、有关注点、有热度、有话题度”的校内传播事件。

校内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开学社团纳新、毕业季、跳蚤市场、创意市集、音乐节等;

节日节点包括但不限于:地球日、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520、端午节、父亲节、儿童节等;

创意及形式不限,要求能在校园内引发学生参与互动意愿,引发更大传播。

策划案内活动执行时间规定:4月12日-6月20日

1.策划内容需考虑以下因素:

(1)考虑活动主题、活动玩法的创意性。

(2)考虑校园群体的自发参与、自发传播。

(3)落地费用合理控制在3000元之内。

(4)活动场景需设定在校园场景内。

(5)需要整合至少2个校园媒体来加磅传播。(校级媒体最佳)

策划案内容需包括:

方案主题、方案提要、营销目标、核心策略及创新点、创意策略及执行(插入图片/视频示例)、校园媒介规划与执行排期、物料明细、详细费用预算、活动效果预估。

2.策划书格式要求:

策划书以PDF形式上传至大赛官网,篇幅不得超过30页,不包括封面、封底和目录,大小不得超过超过100M。

大赛官网链接:https://www.5iidea.com/xyj

3.策划案落地要求:

通过品牌筛选后的策划案,需在校园内进行第二阶段的落地执行。

★大赛赛程

第一阶段:策划案征集

第一批截稿时间:4月1日17:00前

第二批截稿时间:4月30日17:00前

策划案完成后需上传至大赛官网后台,鼓励同学们做完即上传,优先通过审核落地的团队,将予以额外传播加持。

大赛官网链接:https://www.5iidea.com/xyj

第二阶段:实践落地

1.落地时间:4月12日- 6月20日

2.落地地点:校园内任意人流量大的场景。如:食堂门口、操场、宿舍楼附近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

3.落地物料要求:

(1)要求符合大赛主题、结合大赛产品、符合品牌调性,有品牌logo及产品明显露出;

(2)活动搭建物料要有创意,成系统;

(3)所有物料均需通过组委会审核才可打印制作。

4.落地参与人数:

线下不少于1000人(多场人数可累加,结案时需提供人数统计证明)。

5.活动传播:

执行团队需组织团队成员以及现场参与同学,带团队专属队名话题、及#0反式脂肪纯切薄脆更快乐#双话题,分享现场花絮/打卡内容/产品体验分享等内容,至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并@可比克 官方账号(官方下场翻牌)

团队专属队名话题注意事项:

不要有标点符号、敏感词汇、晦涩难懂词汇,否则不利于传播。

第三阶段:活动报告回传

1.报告回传时间:6月20日17:00前

2.回传官网:https://www.5iidea.com/xyj

 

 *无须新建作品回传

原策划案下【数据回传】位置上传报告/花絮视频

3.活动报告要求:活动后要求形成活动报告,以PDF形式提交至大赛官网。活动中产生的图片/视频等高清文件,可以同时与PDF一起提交至大赛官网。

4.报告需包含以下内容:

(1)活动主题及活动创意

(2)活动执行亮点梳理

(3)活动执行细节、现场活动情况呈现(图片)

(4)线下活动参与人数统计(需提供统计证明)

(5)传播推广策略、推广成果、推广数据

 *报告中的图片需包含:活动全景、学生互动场景、搭建场地空镜、物料堆头全景、产品特写等(不得少于10张)。

*官网回传的活动视频要求不得少于3支活动视频。其中最少要有1支完整的活动总结视频,时长≥2分钟(内容须包含活动全景、互动情况、活动亮点及爆破盛况等),视频创意、质感突出者为评审加分项


直 播 赛

奖项设置  

1.常规奖奖项设置:

 2.成果传播奖奖项设置:

 (1)传播要求:

传播平台:微博、抖音等其他社交平台(抖音、微博为必发平台)

内容要求:活动落地期间 ,可拍摄现场活动花絮视频 /图片,带大赛主话题#0反式脂肪纯切薄脆更快乐#及团队话题#校名+团队名#发布至微博及抖音平台,每个平台不得少于5条,数据可累加,多多益善。

(队名参考:#中国传媒大学必胜队#,如字数太多校名可以缩写)

传播时间:4月10日-6月20日


评审标准  

1.常规奖评审标准:

根据策划案的内容创意、活动执行的视觉物料呈现、活动氛围、现场活动参与人数、线上传播效果、活动口碑及对达利的口碑塑造等进行综合评定。

评审维度:

(1)活动亮点、活动话题度、活动热度、活动关注度;

(2)活动的费用投入与效果产出比;

(3)活动的创意、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玩法以及活动的物料呈现,ip、原创周边设计等。

2.传播奖评审标准:

在完成策划落地的团队中,组委会将根据传播的数据的高低,同时综合花絮内容质量,来评定最终的优秀奖、等级奖。传播数据占比70%,内容占比30%(主要考核创意维度)

抖音、微博2个平台的团队话题总阅读量达到3w的团队,即可获得传播赛入围奖。

注意:发布内容需与可比克或者活动有关,如无关内容过多者取消传播赛资格。


活动落地政策支持

1.经费:针对可落地团队,将予以3000元以内的执行费用;

2.产品:品牌方提供活动落地产品,用于活动中派样、体验、赠送;

3.实习证明:所有进入落地阶段的团队,所有队员均可获得达利食品实践赛盖章实习证明(一个团队不得超过10人);

4.院校授牌:完成策划案落地的团队授予其所在院校实践授牌。

具体经费及产品数量,将由评委评估而定。(产品为额外匹配,且产品不允许售卖,进行销售等行为)


品牌logo 

Logo及产品图片

    

 素材包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VDY_-a9Asi5EQLqQ-Bb8w?pwd=8888

提取码:8888


品牌简介

可比克,是达利食品集团在2003年推出的国货薯片品牌。可比克抓住年轻一代“青春、张扬”的个性特征,凸显“时尚、快乐、新潮”的品牌形象,以“快乐每一刻,我的可比克”为品牌广告语,深受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可比克纯切薯片,经过“原薯鲜切技术”,真薯薄切,每片薯片平均厚度≦1.5mm。薄脆口感,咔滋一声,满满香脆,快乐美味。 

2025年,可比克推出“寻味中华系列”纯切薯片,带来全新风味。产品坚持“0反式脂肪”的健康理念,同时围绕“酸、麻、辣”三大底味,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与薯片口味相结合,旨在弘扬中国美食文化、传播地道中国风味,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与美味的双重体验。


官方平台

 达利食品官方网站:

www.dali-group.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参赛指引

网上提交方式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使用创意星球网进行报名并提交作品。

(2)作品提交网址:xyj.5iidea.com,或点击顶部“上传作品”进入作品提交通道。

(3)参赛者报名时应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不得虚报、瞒报信息。由于虚报、瞒报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参赛人自行承担。

(4)同一作品(含系列)在作品列表中只能生成一条记录,如出现多条记录则视为重复上传;多人小组或团队共同创作的作品

应由小组任意一名成员上传,并在上传过程中添加所有作者;如发现多个账号上传同一组作品亦视为重复上传。参赛人必须在报名截止前自行删除重复作品,报名截止后不得对作品进行任何修改或删除。

参赛费用

一律免收参赛费。

参赛资格

全国专科、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等在校学生。同时接受中国境内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和赴国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及港澳台亚欧美等在校大学生参赛。

参赛要求

1.每组作品(系列作品为一组)对应一个作品编号并由系统自动生成。

2.作品编号或条形码作为识别作品的唯一标识,作品展示部分不得出现院校、系、姓名或其他特殊记号。

3.该实践大赛,参赛不超过10人。

4.所有类别指导老师不得超过3人。

5.为不影响正常上传,在保证作品画质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作品电子文件体积。

6.支持原创,杜绝抄袭。作品不允许大量或全部使用素材(如平面素材,影视类混剪等),素材须取得官方或作者本人授权才可使用。

7.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新闻专区
视频专区